用李振和的话说,那就是吃水不忘挖井人。
人家郭建军给他们的业务牵了线儿,不要好处也就算了,他们不声不响地没动静了,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知道的,明显是他们这边腾不出工夫来,倘若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两个人都是过河拆桥的主呢!
第二天一早,刘嘉早早地去厂房那边。
上一次,郭建军说,有个厂子想看一下竹林这边的竹子。
刘嘉也提前让人准备了出来,可是时间总安排不好。
这次出门,刘嘉决定在拖拉机上装上那两捆竹子。
有赵小潮和李占军他们帮忙,刘嘉根本不用亲自动手。
竹子装好以后,刘嘉进了驾驶舱。
开拖拉机以前,刘嘉专门嘱咐秦天明,一定要把各个厂子的业务整理好了,最好记在本子上,这样还不容易忘。
“放心吧,三哥,我早就整理出来了!”
“我都想好今天的安排了,我今天啥也不干,就跟着小潮哥他们熟悉咱厂子里的产品!”
“要不,等人家问我的时候,我答不上来,多丢人?”
刘嘉眼角露出笑意。
秦天明已经入门了。
用不了多长时间,这小子绝对能够独当一面。
“行,那你们先忙着,我处理完事情就回来。”
“行,三哥你路上慢点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放心吧,走了!”
去城里的路上,刘嘉一直在盘算一件事情。
村北的那一片竹林被自己包下来了,林子说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多多少少还有三十多亩地呢。
四十年的期限,也算是自己的固定财产了。
现在的竹篮子已经打出了名号,刘嘉自然不用担心。
但是时代在变迁,所有东西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就算是现在卖得火的不得了的竹篮子,如果没有继续的改进,也有被淘汰的那一天。
有些事情得提前想,还得提前做好安排。
刘嘉也觉得自己现在推销竹子有些早了,但提前布局,终究有备无患。
如果那些厂子真的看上这片竹林上产出的竹子,那绝对又是一笔收入!
当初,郭建军说起这个想法的时候,刘嘉双手赞成。
刘嘉还说,也不怕郭建军笑话自己财迷,机会不等人,不财迷不行啊!
半小时以后,刘嘉跟郭建军在红星供销社附近见面。
刚一下车,刘嘉便指着拖拉机后斗说道:“军哥,这次我带过来的两捆竹子,一捆子是质量拔尖的,一捆是平常的。”
郭建军连看也没有看,直接来了句。
“你看好了就行,咱们走!”
“这么利索?你不过眼?”
郭建军大手一挥,对着刘嘉咧嘴一笑。
“我对竹子可没有什么研究,在这方面你是行家,你说行就行,快点走吧!”
刘嘉直爽,郭建军也是一个利索脾气,之前两个人并没有过多的接触。
后来,因为郭晓燕的关系,二人见面以后也都是客客气气的。
可自从上次放下心里的包袱,刘嘉跟郭建军都觉得彼此挺不错。
接着,竟然成了哥们儿!
郭建军甚至曾经开玩笑说,如果能够早认识刘嘉几年,现在他们绝对已经开辟出了一番新的天地!
而刘嘉给出的回答则是,现在也不晚!
因为心里奔着的想法都差不多,郭建军每次看到刘嘉以后,心里都有一股子冲劲儿!
仿佛在刘嘉的身上,郭建军看到了另外一个自己。
这次去的地方叫刘乡镇,镇上有一个家具厂,国营的。
其中有几款主打的家具便是竹子制作的。
一开始的时候,郭建军并没有让刘嘉出竹子的心思。
主要还是离得远,百十里地的路程,那可不是说着玩儿的。
就像是开拖拉机过去,那也得考虑一下油钱。
“我提前跟厂长联系好了,这次他出差公干,咱们这次见面能省下将近一半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