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界无安如火宅

须知道,就是因为完颜雍篡位,而导致完颜亮强迫诸军过长江,并且定下了严格拔队斩制度,才会导致完颜元宜的弑君。

如果完颜雍不篡位了,金国就是真的攻下两淮了。

而到时候若是金国真的在两淮站稳了脚跟,宋国怎么样不好说,忠义军孤悬在山东,是肯定要完蛋!

这么说来,北伐以来死了这么多人,打了好几场硬仗,事情不仅仅没有变好,而且似乎往更加糟糕的方向发展了。

这时候刘淮还不知道金国已经将主攻方向转到了荆襄,如果知道了,他没准就不是焦躁,而是慌乱了。

“唉……”

刘淮卷着一卷文书,在营寨外沂水旁唉声叹气。

因为身为大将,要鼓舞军心的缘故,所以刘淮连帐中都不敢待,只在营寨之外作散心。

但即便是躲了很远,依旧被有心人看到,并且私下里向辛弃疾作了汇报。

辛弃疾也不敢怠慢,放下手头一串工作,驱马来到沂水畔,找到了刘淮:“大郎,听闻你今日一上午唉声叹气不断,这是为何?”

刘淮见是辛弃疾,刚想要回答,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也只能长叹一声,将手中文书递了过去。

辛弃疾只是扫了一眼题目,就已经了然,这是张荣通报军情的文书。

这种事情并不是秘密,尤其对于辛弃疾这种等级的军官来说,早早就已经抄录了一份,带回天平军研究了。

“大郎,你是觉得东平军失利,我军需要援助,却因为我军已经连番大战,担心已经成了疲兵而战力下降吗?”辛弃疾拿着文书皱眉说道:“大郎,这几日有几支兵马已经歇了过来,士气也还充足,而且,咱们也不是必须要长途奔袭,直接参战,在东平军身后设防,层层抵抗,再进行反击才是正道……”

辛弃疾叽里咕噜说了一堆军事上的战略战术,可以看出来,与武兴军一战的确狠狠提振了一把士气,就连在金国正军手中吃了好几次大亏,一路被金军从济南府撵到莒州的辛弃疾也放弃了保守,跃跃欲试想要再搞个大的。

这种事情怎么说呢?

挨了一棒子就从左倾激进主义瞬间变成了右倾保守主义。

占了个大便宜就从右倾保守主义瞬间变成左倾激进主义。

也是人之常情。

谁都知道是错的,但谁又无法避免。

然而刘淮却不是在发愁这个,他听辛弃疾言罢,张了张嘴,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最后也只能叹了一声:“不是这件事,具体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辛弃疾垮下了脸:“统制郎君若只是悲风伤秋,那还请到一处隐秘角落,万万不可再让其他军兵看到,否则就会伤军心士气。也会让我这种已经忙得眼花之人还抽出时辰来担心你……我昨夜整理文书,就睡了一个多时辰……”

刘淮还没有回答,又是一阵马蹄声。

“刘大郎,你怎么了?是发现大军有何不妥吗?”

陆游气喘吁吁的翻身下马,随即小跑着来到刘淮身前,不顾辛弃疾就在身侧,直接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