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二战风云-【德国-德国的失误-军事方面-2】

【大约在1943年,英格兰开始对德国占领下的法兰西以及德国本土进行昼夜不停的轰炸,这无疑给德国本就不多的产能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最后,白头鹰国也加入了轰炸】

【而正是由于白头鹰国的B-17轰炸机的强大威力,德国的飞机遭受了极其惨重的损失】

【这迫使德国不得不将其原本就相当有限的产能分散投入到高射炮等防空武器的生产之中,这样一来,海军和空军所需要的钢材供应便进一步受到挤压】

明朝

太子看着天幕,缓缓说道:“问题是集中爆发了。”

朱棣坐在一旁,沉默片刻后,点头表示同意:“不错,朕代入进去想了想,确实没有什么好办法。之前德国都无法打开突破口,此时更不可能。”

太子叹了口气,接着说道:“XTL难道不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吗?”

朱棣也跟着叹了口气,他的目光落在天幕上,说:“怕是没有退路了吧。”

【然而,在这场激烈的战争中,德国也有亮点,那便是夜战的斜乐曲武器系统】

【这种独特的武器系统被固定安装在飞机的后背上,能够向斜上方开火,形成一道密集的火力网】

【有了这种武器,德国的飞机就无需冒险飞到危险区域,便可获得相对安全的攻击阵位】

【这一创新举措使得盟军轰炸机的损失瞬间飙升了五分之一】

【不过,从整体来看,尽管德国在战争期间生产了高达十几万门的防空炮,但是却没有起到太多的作用】

【第八】

【有传言称在巴尔干战役中,XTL为了支援意呆利,导致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推迟了一个月】

【要知道,当德军完成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后,苏联仅剩下10万残兵败将,但德军却无法继续向前推进】

【其中一个关键因素便是泥浆期的到来】

【如果德军能够早一个月发动巴巴罗萨计划,那么情况或许会有所不同】

【或许他们有可能将战争拖入巷战阶段】

秦朝

扶苏皱起眉头,若有所思地说道:“父皇,依儿臣之见,这个说法似乎有些勉强了。”

秦始皇听闻此言,饶有兴致地问道:“哦?为何如此说呢?”

扶苏解释道:“父皇,您看那德国进攻巴尔干时,虽出动了第12集团军,但相较于其总兵力而言,人数似乎并不算多。”

秦始皇微微一笑,回应道:“话虽如此,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毕竟德国在其他方面也牵扯了不少精力,所以这对他们的整体战略布局肯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而在巴尔干半岛,德军同样未能占到太多便宜】

【巴尔干地区素有“火药桶”之称,其局势异常复杂和动荡】

【有消息说,二战中德国在巴尔干累计损失了50万人】

明朝

太子继续说道:“父皇,您看,这样做岂不是吃力不讨好?德国从中得到了什么呢?”

朱棣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回答道:“也许德国得到了意呆利的友谊吧。”

两人对视一眼,突然间都笑了出来。

过了一会儿,朱棣收敛笑容,严肃地说:“面对意呆利这样的国家,还是要慎重。虽然他们的实力有限,但也不能轻易将他们推到对立面去。”

太子连忙应道:“儿臣明白,请父皇放心。”

【第九】

【就是进攻苏联了】

【早在之前,德国就已经精心策划了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

【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计划了】

【元首对巴巴罗萨计划寄予了极高的期望,他坚信这个计划能够让德国一举击溃苏联,从而实现他称霸欧罗巴洲乃至世界的野心】

【然而,苏联拥有辽阔的国土纵深,这使得德军的闪电战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