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弓,弩

唐军师,一视同仁!

视线之内,大黄弩的构造展示的明明白白。

复合弩机的弓臂,以牛角、动物筋腱与桑柘木复合压制,弓弣部位用皮条缠扎加固。看起来就相当沉稳。

沉也是真的沉。

悬刀(扳机)采用青铜整体铸造,望山(瞄准器)刻有精密刻度,机匣内部采用铜栓固定结构,确保在连续击发时的稳定性。

此外,为拉开十石大黄弩,士兵需借助";杞弦铁钩";腰引装置,通过腰部与腿部协同发力,这种力学设计原理比欧洲同类技术早千年。

小主,

并且,这弩机上面还有着阴刻的工艺,上书“匠工蔡坤二十一”的铭文。

为什么要刻?

因为九族......不是,因为要确保质量。

另外,大黄弩旁边还放置着专用弩韬(收纳袋)和保养工具,整整齐齐的一套工具。

至于腰引?

呵呵,不好意思,唐老爷暂时用不上。

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唐显双臂贲起,生生用蛮力将其拉开,然后上弦,装箭,一气呵成。

什么?

你能拉开三石弓?

别闹了,别在唐老爷这儿碰瓷了好不好?

再看看那箭矢,啧。

能穿透重甲的,能是一般玩意儿?

箭镞为三棱锥形,且带倒钩,长度约莫8厘米,重量在50克。

可别觉的50克轻了,配合上大黄弩的张力,加上箭杆的重量,瞄准人的脑袋,那都能冲下去半个!

更别说,唐老爷还特意找匠人打了些加强版的箭簇。

皇叔啊,自然非同一般,是以,待遇也不能一般不是?

希望到时候的刘皇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