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黄巢赠诗

蝴蝶效应既已产生,黄举天便没有继续藏拙的必要。

如今,他不仅要在殿试中考进前二十,顺利获取出仕的资格,更需给李炎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目标并非难事。

殿试与省试不同,内容更着重于治国方略与时政分析,其题型主要涵盖时务策、经义阐释、历史分析与文学创作这几类。

别看黄举天此前对科举颇为抵触。

在故乡父老的强力逼迫之下,加之他前世身为准博士生所具备的学习天赋;

那些该读的经义典籍,他一本都没落。

否则,他又怎能考上乡贡?

省试可不是随便一个读书人都能参加的。

至于治国方略与时政见解,凭借穿越者所拥有的先知视角,黄举天确实有着一些高屋建瓴的想法。

可他并不打算诉诸笔端。

只因唐武宗李炎颇具中兴之主的风范,能力不容小觑。

倘若自己的见解真被李炎采纳,岂不是资敌?

思来想去。

黄举天认为,在殿试中唯一能够稳拿高分的题型,便是最后一道文学创作。

“唉,我本不想当文抄公的。”

如果他真有此意,这些年早就凭借抄诗崭露头角了,何必拖到现在。

黄举天轻轻摇了摇头,将杂念驱散;

静下心神,全神贯注地开始作答。

待殿试落下帷幕。

出宫路上的黄举天,与来时的低调判若两人,一马当先地走在队伍最前方,让每一位考生都能清楚瞧见。

顺利出了宫门后,黄举天径直回到礼泉坊富悦客栈的二楼。

刚一踏入房间,他便迅速俯身,从床底下取出那杆自山东带来,用以防身的惯用长枪。

成亮原本满脸洋溢着欢喜,可瞧见自家主人的神色后,什么也没多问。

只是训练有素地踮起脚,从衣柜顶部的间层抽出一把角弓,蹲身守在窗下。

夜幕降临。

主仆二人轮流守夜,不放过客栈里的任何一丝动静。

直至旭日东升,大街小巷复归熙熙攘攘,黄举天才解除了戒备。

他长舒一口气,缓缓说道:

“仇士良没有派人强杀,看来是没把我这个小人物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