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走向帝制末路
此段历史发生在公元1820年至1842年,主要讲述道光帝接手的清帝国已走下坡路,面临吏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经济发展停滞、军事力量薄弱等诸多问题。道光帝虽尝试通过改革漕运盐政等措施来挽救统治危机,但效果有限。1838 年,鉴于鸦片泛滥导致白银外流、国库空虚和民众健康受损,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1839 年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一正义行动成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道光帝战略决策摇摆不定,清军因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等原因节节败退。1842 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纯碎的帝制已然算结束了。
这个时期,世界历史上,1820年,西班牙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推动宪法改革。1821年,希腊独立战争爆发,反抗奥斯曼帝国统治。墨西哥脱离西班牙独立,建立君主制国家。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提出《门罗主义》,反对欧洲列强干涉美洲事务。1824年,法国七月革命推翻波旁王朝,建立七月王朝(奥尔良王朝)。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 “火箭号”,开启铁路时代。1825年,世界首条公共铁路(斯托克顿 - 达灵顿铁路)在英国通车。1830年,比利时脱离荷兰独立,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美国通过《印第安人迁移法案》,强制原住民西迁(“血泪之路”)。1833年,英国《废奴法案》生效,废除帝国内部奴隶制。1836年,美国得克萨斯宣布脱离墨西哥独立,引发美墨战争伏笔。1837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即位,开启 “维多利亚时代”。1841年。第一次英阿战争爆发(1841-1842),英国入侵阿富汗失败。1842年,美国与英国签订《韦伯斯特 - 阿什伯顿条约》,划定美加东北边界。
有首歌谣道: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人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话说嘉庆死后,皇太子恭恭敬敬地捧着先帝的梓宫回到京城,把先帝安安稳稳地葬在了乾清宫。紧接着呢,就在太和殿那大场子上举行了登基大典,正式坐上了皇位,还昭告天下,让老百姓都知道新皇帝上位啦!第二年,年号就改成了道光元年,这新皇帝啊,就是宣宗。先帝呢,被尊谥为仁宗,还选了个好地方,在昌陵入土为安。
道光皇帝刚登基没几天,心里就琢磨开了。从乾隆末年到嘉庆初年,再到现在,朝廷东征西讨,到处打仗,国库的银子可都快花光了。他一想,这要是再不节省着点儿,国家往后拿啥钱办事儿啊?于是乎,他大手一挥,下了道命令,宫里从上到下,从后妃到宫女太监,全都得节俭朴实起来。
啥叫节俭朴实呢?就是不能再铺张浪费,过那种奢侈浮华的日子。他还对亲王、贝子、贝勒还有那些个王大臣们说,你们可不准再乱纳姬妾,肆意挥霍钱财啦!这王大臣们呢,表面上都乖乖听命,可实际上啊,有的人是真听话,老老实实地过起了节俭日子;有的人呢,表面装得朴实,背地里还是花天酒地,照旧奢华。您想啊,皇帝日理万机,哪能天天盯着他们是不是真的在节俭呢?所以啊,这命令虽然下了,到底能不能执行到位,全看这些人的自觉性。
咱再说道光五年,这西北边疆可出事儿了。回酋张格尔纠集了一帮人,在边境上叛乱。这事儿为啥发生呢?原来是当时的钦差参赞大臣斌静,跟回部的伯克章京狼狈为奸,干了一堆坏事,老百姓都恨得牙痒痒。道光帝知道后,马上派将军庆祥去调查。庆将军到了那儿,暗中把斌静平日里违法乱纪的事儿摸得清清楚楚,然后如实上奏给皇帝。皇帝一看,龙颜大怒,立刻下旨把斌静革职查办,还派了永芹去接替他的位置。
可这张格尔一看朝廷换人了,不但没收敛,反而更加猖獗起来。清兵跟他打了好几仗,都吃了败仗。永芹不敢隐瞒,赶紧写了奏折向朝廷求援。道光帝一看这情况,就把永芹召了回来,又派庆祥将军去接替他。庆祥的位置呢,就让长龄去顶上。这庆祥将军带着兵去跟张格尔打仗,没想到张格尔太厉害了,一连攻克了七座城,把庆祥逼得走投无路,最后只好上吊自尽了。
道光帝听到这个消息,那叫一个心疼啊,马上任命陕甘总督杨遇春为钦差大臣,让他带着五千陕甘兵,马不停蹄地奔赴回疆,跟各路军队会合,一起围剿叛军。同时,又封长龄为扬威将军,还命令山东巡抚武隆阿率领吉林、黑龙江的兵,跟陕甘总督杨遇春一起去剿灭逆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嘿,您还别说,这杨遇春一到,还真把军务给稳住了,情况渐渐有了起色。到了道光七年,清将军长龄、杨遇春亲自率领中军,把武隆阿、杨芳分别安排在左右两翼,兵分三路,气势汹汹地进兵。这些清兵啊,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特别敢战。回众哪儿打得过啊,被打得屁滚尿流,纷纷溃败,还遗留下好多粮草牲畜。您猜怎么着?这清兵当时正缺粮呢,这下可好了,全把这些东西搬到营中,吃得饱饱的。吃饱了饭,这胆气更壮了,又接着追击回逆,那勇气啊,比之前强了百倍,杀得回逆是尸横遍野。这一退一追之间,清兵就把喀什噶尔城给围住了。一声令下,大家一鼓作气,登上了城墙,不但擒住了张格尔的侄子和两个伪帅,还杀死了好几万逆伯克,活擒了四千多人。
长龄他们赶紧上表,向皇帝报捷,心里还想着,这下肯定能升官发财啦!没想到啊,圣旨下来,皇帝不但没奖赏,还把他们骂了一顿,说他们没擒获张格尔,让这只兔子从眼皮子底下跑了。长龄、杨遇春、武隆阿这几个将领,全都被夺去了职衔,皇帝还下命令,让他们限期把张格尔抓住。这长龄、杨遇春等人没办法,只能又带着兵继续前进,还真把之前丢失的几座城都给收复回来了。
可这时候,又有圣旨下来,责怪这些将领,说他们带兵时间太长,还没立大功,孤军深入太危险,让他们暂且罢兵。将领们接到圣旨后,就按照旨意,各自去处理相关事宜。长龄还上表,请求释放回酋。道光帝一看这表,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大骂长龄糊涂,直接下旨把他革职。好在杨遇春脑子转得快,给长龄出了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