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一个字,拓,罗轼的思考

大乾之事,事无巨细,全部了然于胸。

罗轼能够很明显的感到大方向的变化,落在了一个字上面。

那就是“拓”。

开拓。

边荒地区要拓。

诸多产业要拓。

大把大把的东西要拓。

眼光不能够就限死在了沿海圈了。

江南地区经济缓慢增长,但那算坏事吗?那些资金除了流向海外的之外,大部分还是流到了周围的地区,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长离伴月行

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江南发展遇到了瓶颈,倒也不算是完全的坏事。

最重要的是,边荒地区自从大乾收入到手后,总算是开始了有气势的发展。

现在大乾就像是一条神龙,盘踞在大陆上。

但是边荒地区就像是神龙身上的肥肉,虚得很。

江南一带何其繁荣,几个重镇加起来就是几十万人口。

而整个西域加起来可能没有那么多人。整个边荒地区加起来是三百多万的人口。

边荒地区提供的税收不如江南的几个镇。

此时,正是需要慢慢耕耘。

以后那边的边荒地区,必然带给大乾庞大的收益。

这种变化对于大乾来说是长久性的,对于边荒地区当地,则是前所未有的巨变。

提到巨变。

又不得不提到房地产。

房地产,前所未有的将地和经济高度绑定在一起,形成了经济循环。

继而让平民百姓的生活发现了肉眼可见的变化。

罗轼对此非常关注。

他没有开玩笑。

在房地产出现之前,老百姓对于生活环境的变化,可能要好几年的时间,才会说“哪里有人要兴建一座铺子”。

就算有,也和老百姓没有太大的关系。

或者说,和大部分的老百姓没有关系。

因为房地产出现之前的土地交易,基本上是世家和世家之间的交易。

就算是有好处,那也是世家吃到的。

而在房地产出现后。

百姓们惊讶的发现,他们的地皮值钱了!

官府要买,而且是给很多很多钱!

周围的生活环境、公共设施。

诸如医馆、学校、商场、菜市场、精怪市场等建筑。

那根本就不是几年才出一个的程度。

那直接就是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的,入目所见全都是在搞拆迁搞新修,一大堆建筑,一起开始修!

有亲戚回来探亲,人都傻了,完全认不出之前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