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已深,函谷关内,守军士兵们正在城墙上轮换岗位。玄奇站在墙头凝视远方,魏楚联军大营中的火光比平时更加明亮,隐约能听见擂鼓声不断传来。
商鞅踱步走到玄奇身旁,轻声问道:"玄教习,你觉得他们明日会如何进攻?"
玄奇微微摇头:"魏楚两军连败两阵,必不会轻易罢休。尤其是魏庞与屈跃,都是骄傲之人,这次恐怕会倾尽全力。"
"我们的火攻已经用过,明日再用,想必他们已有防备。"商鞅叹了口气,"再者,城中的油脂存量已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火攻了。"
玄奇转身望向关内,城中的墨家弟子们仍在夜以继日地制作各种机关:"商大人不必忧心。墨家先贤有云:'天下莫不二,莫不对,莫不相应。'敌军若有所防,我自有所变。"
"你有何良策?"商鞅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
玄奇指着城墙下方正在挖掘的深沟:"今夜我命弟子们在城前挖掘数道暗沟,并在沟中埋设连环机关。明日若敌军大举进攻,这些暗沟将成为他们的噩梦。"
"暗沟能阻挡他们的大型攻城器械,但若敌人派出轻装步卒呢?"商鞅追问道。
玄奇微微一笑:"商大人且看。"她拍了拍手,几名墨家弟子抬着一个奇特的装置走了过来。那是一个约两人高的三角形架子,顶部安装着一个巨大的铜制圆盘。
"此物名为'霹雳车',乃我墨家先贤公输班的遗作,经我改良。它能发射数百枚细小的铁箭,覆盖范围极广。若敌军密集冲锋,此物可在瞬息间击倒数十人。"
商鞅惊叹不已:"墨家机关之精妙,果然名不虚传!只是..."他犹豫了一下,"敌军必已知晓我军有你这位墨家高手相助,会不会有针对之策?"
玄奇神色一肃:"这正是我所担忧的。魏楚两国能人异士不少,尤其是楚国,与我墨家多有渊源。"
正说着,一名斥候匆匆跑来:"报告大人!敌军大营有异动,似乎有一队人马秘密出发,向西北方向而去!"
"西北方向?"商鞅皱眉思索,"那边除了一片荒地外,并无要道..."
玄奇却猛然色变:"不好!西北方向是墨家在函谷关附近的一处密库,存放有大量机关图纸和火药配方!"
"什么?为何将如此要物放在关外?"商鞅急问。
玄奇面露愧色:"那处密库建于百年前,当时函谷关尚属墨家地界。后来秦国向东扩张,密库已成关外之地,但因地处偏僻,又有机关守护,我们并未将其迁移..."
"现在说这些已无益处。"商鞅当机立断,"李陵,立刻带五百精兵,星夜赶往西北密库,务必阻止敌军获取墨家密藏!"
李陵领命而去,玄奇却仍是忧心忡忡:"若敌军得到密库中的图纸,尤其是火药配方,后果不堪设想。"
商鞅安慰道:"玄教习不必自责。李陵将军武艺高强,又熟悉地形,定能阻止敌军。况且,密库不是有墨家机关守护吗?"
玄奇摇头苦笑:"机关再精妙,也架不住了解其构造的人。我担心敌军中有通晓墨家机关之人..."
次日拂晓,魏楚联军大营中号角齐鸣,战鼓震天,两军将士分成三路,开始向函谷关推进。
第一路由魏庞亲自率领,推动着数十架巨型攻城塔,每塔高达三丈有余,顶部覆盖着湿牛皮,显然是为了防备火攻。
第二路由屈跃统帅,他们抬着无数捆绑着湿草的木盾,手持长矛,列队前进,旨在为后方的弓弩手提供掩护。
第三路则是两军精锐,身着轻便皮甲,携带飞钩和绳索,准备从侧翼攀爬城墙。
"果然是倾巢而出了。"商鞅立于城头,望着黑压压涌来的联军,面色凝重。
玄奇一边指挥墨家弟子布置机关,一边对商鞅说道:"第一路攻城塔防备了火攻,但却不知我们已在地下埋设了机关;第二路人盾阵看似森严,实则正好成为我霹雳车的目标;至于第三路..."
她忽然停住了话头,因为远处的山坡上,突然升起了一股浓烟。
"那是..."商鞅眯眼望去。
玄奇面色大变:"是密库方向!信号烟!"
就在此时,魏楚联军前锋已进入弓箭射程,两军将士厉声呐喊,震天动地。城头上,秦军弓箭手已拉满弓弦,只待命令。
"放箭!"商鞅一声令下,万箭齐发,如暴雨般倾泻而下。联军前排士兵纷纷中箭倒地,但后排士兵立即补上,攻势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