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咸阳城,新绿点缀着武胜学堂的围墙。一场不同寻常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陛下,有一批墨家弟子向我们学堂递交了入学申请。"商鞅手持竹简,神情复杂地向嬴渠梁汇报。
嬴渠梁微微一愣:"墨家?他们不是向来反对战争,主张兼爱非攻吗?怎会想进武胜学堂?"
商鞅解释道:"这支墨家弟子自称'墨家机关术分支',精于机械工程、守城技巧,据说由一位女子领头,名叫玄奇。他们声称尊重秦国变法,愿为强秦效力。"
嬴渠梁抚须沉思。墨家与法家向来水火不容,墨家主张"兼爱",反对秦国的对外扩张;而法家推崇"法治",支持战争以实现统一。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如何能共存于武胜学堂?
"请他们派代表前来面见。寡人亲自接见。"片刻思索后,嬴渠梁决定亲自会见对方。商鞅虽有疑虑,却也没有多言。
三日后,一位黑衣女子踏入王宫大殿。她约三十出头,容貌清丽脱俗,眉宇间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坚毅与智慧。与其他墨家弟子的粗布麻衣不同,她的黑衣剪裁简洁利落,腰间挂着精巧的铜制工具。
"墨家玄奇,参见秦王。"她行礼不卑不亢,声音清脆悦耳。
嬴渠梁一时怔住,没想到墨家代表竟是如此不凡的女子。他很快恢复常态,面带威严:"久闻墨家机关术天下无双,尤其是守城器械,确实可为我秦国所用。不过,墨家一向反对战争,而我武胜学堂以培养军事人才为主,这似乎有些矛盾?"
玄奇从容答道:"大王明鉴。墨子主张非攻,是因战争给百姓带来苦难。但我墨家更主张'爱利天下',若能以技术减少战争伤亡,促成天下统一,百姓安居乐业,岂非墨家所愿?"
她顿了顿,目光灼灼:"再者,墨家机关术若能与秦国军事相结合,必能事半功倍。守城器械可攻可守,我等愿献技艺,助大王一统天下。"
嬴渠梁被她的言辞所动,更欣赏她眼中闪烁的智慧光芒:"有理。不过,寡人需要看到实际证明。"
玄奇微微一笑:"大王若有兴趣,可随我一观我等带来的器械模型。"
在宫中空地上,玄奇展示了数件精巧的机关模型:能自动射箭的弩机、可远程投石的机械臂、甚至一种能沿着绳索自动运送物资的装置。每一件都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嬴渠梁不仅对这些器械赞叹不已,更被玄奇的才华与气质所吸引:"若将这些器械用于实战,确实能大大提升我军战力。玄卿,武胜学堂欢迎你和你的同门。"
就这样,一个特殊的"机关术班"在武胜学堂成立,由玄奇担任教习。这一决定在朝中内外引起不小的震动,尤其是法家一派人士,对此颇有微词。嬴渠梁不顾反对,亲自为玄奇赐下"机关教习"的官印,表明自己的态度。
二、君王倾心
自玄奇入学堂以来,嬴渠梁便常常亲临观摩教学,时而询问机关术的原理,时而请教墨家思想。玄奇知识渊博,见解独到,每次交谈都令嬴渠梁深感敬佩。
一日,嬴渠梁在御花园设下棋局,邀玄奇对弈。两人一边落子,一边探讨国事。
"玄卿,你墨家主张'兼爱',若真要一视同仁,何来尊卑之分?国家岂不大乱?"嬴渠梁落下一子,问道。
玄奇不假思索:"大王误解了。兼爱非无差等,而是公平对待。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尊卑有序是自然之理。墨家反对的是不当的差别对待,如贵族可逃法网,而平民却因小过受重罚。"
嬴渠梁眼前一亮:"原来如此!这与商君所推行的'法不阿贵'理念似有相通之处。"
玄奇微笑:"正是。法家与墨家表面对立,深处却有共识。都是为了天下百姓能安居乐业,只是道路不同罢了。"
随着交往日深,嬴渠梁不仅欣赏玄奇的才智,更被她的气质所吸引。不同于宫中女子的柔弱娇媚,玄奇身上自有一股刚毅与温柔并存的独特魅力。
太子嬴驷注意到父王的异常,私下询问商鞅:"大良造,父王近来经常前往武胜学堂,可是对墨家机关术有特别兴趣?"
商鞅欲言又止:"太子明鉴,陛下恐怕...不仅对机关术有兴趣。"
嬴驷恍然大悟:"难道父王对那墨家女子..."
商鞅点头:"老臣担忧的正是此事。墨家与我法家理念相左,若墨家女子得陛下宠幸,恐影响变法大业。"
嬴驷沉思片刻:"我会留意此事。机会合适时,再与父王谈谈。"
果然,嬴渠梁对玄奇的好感日益明显。他常常邀她入宫议事,一待便是大半日。朝中流言四起,有人说墨家女子迷惑君王,欲动摇变法根基;也有人说君王不过一时兴起,旋即会厌倦。
然而,嬴渠梁却日益沉迷。一日,他赐玄奇锦缎珠宝,被她婉言谢绝。
"墨家修身俭约,此等奢华之物,臣不敢受。"玄奇恭敬地推辞。
小主,
嬴渠梁不禁失笑:"玄卿还真是墨家本色。那寡人该送你什么,才能表达敬意?"
玄奇思索片刻:"若大王真心赏识墨家,不如准许墨家在秦国自由传道,解除对墨家的诸多限制。这比任何珍宝都珍贵。"
嬴渠梁大为感动:"玄卿不为己谋,而为墨家请命,真乃高义!寡人应允了。"
此事一出,朝中哗然。公孙豹等法家大臣立即上书反对:"陛下,墨家主张非攻,与我秦国兼并六国之策背道而驰。若让墨家自由传道,必然动摇国策根基!"
嬴渠梁不为所动:"墨家机关术对我军大有助益,解除禁令乃是互利之举。更何况,百家争鸣,取长补短,对秦国发展未尝不是好事。"
然而,争议并未因此平息。尤其是当朝中传出嬴渠梁欲立玄奇为妃的消息后,反对声浪更是高涨。
三、朝野震动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大殿之上,公孙豹声色俱厉,"墨家女子入宫为妃,如何向列国交代?更何况,此举必将引起朝中动荡!"
嬴渠梁面色阴沉:"公孙爱卿,玄奇才学出众,品行高洁,如何不配为妃?难道寡人连后宫之事都要受制于人?"
公孙豹跪伏在地:"臣冒死直谏,并非干涉陛下后宫之事,而是忧心国事。墨家女子若入宫,必会影响陛下决策,危及变法大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