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逢泽会盟

第 214章 逢泽会盟

春日的咸阳城,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变法十年,军改三载,秦国的面貌早已焕然一新:城墙更加高大坚固,街道整齐宽敞,百姓安居乐业,处处彰显着一个新兴强国的气象。

嬴渠梁站在高台上,眺望着这座繁华的都城,内心充满了自豪。身边站着的商鞅,已是满头白发,却依然精神矍铄。

";卿家看,这就是变法的成果。";嬴渠梁满意地说道。

商鞅深深一揖:";陛下英明决断,方有今日之盛况。变法之初,阻力重重,若非陛下坚持不渝,哪有秦国今日之强盛?";

嬴渠梁正要回答,一名侍从匆匆赶来:";陛下,有周朝使者求见,称带来天子诏书!";

嬴渠梁与商鞅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惊讶:";速请入宫!";

---

议事大殿内,周朝使者高声宣读着天子诏书:";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秦本周室同姓,世为附庸,今承天子之命,正式册封秦孝公为西方诸侯之长,赐爵为伯,予以九鼎之礼,统领关中诸国,为天下共主!";

诏书宣读完毕,大殿内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嬴渠梁心潮澎湃,郑重接过诏书,向天子方向深深一拜:";臣嬴渠梁,谢天子厚爱,必不负此重托!";

周使恭敬地递上一枚青铜印玺:";此乃天子赐予的霸主之印,从今日起,秦国有权召集诸侯会盟,商议天下大事。";

嬴渠梁接过印玺,感受着其中的分量,这不仅是一枚印玺,更是秦国崛起的见证,是多年来变法强国的成果结晶。

散朝后,嬴渠梁立即召集三位王子和重臣商议对策。

";天子此举,既是对我秦国实力的认可,也是欲借我之手,制衡其他诸侯。";嬴渠梁分析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必须妥善把握。";

嬴驷沉思片刻:";父王,依我之见,此时正应召集诸侯会盟,一来向天下昭示我秦国的霸主地位,二来观察各国态度,为今后的战略做准备。";

樗里疾立即附和:";兄长所言极是!军事改革已见成效,我军战力较往年提升数倍。此时会盟,正可展示我国军威,震慑宵小!";

公子华却略显忧虑:";各位说得都有道理,但也不可操之过急。我秦国虽强,但东方六国尚在,若贸然以霸主自居,恐引起联合抵制。会盟可行,但态度须谦和,以和平共处为名,暗中展示实力。";

嬴渠梁点头赞许:";公子华考虑周全。确实,此时我们应该韬光养晦,表面上推崇和平,实际上让各国见识我秦国的强大,为日后统一天下做铺垫。";

他沉思片刻,随即做出决断:";传令下去,发布诏书,邀请各国诸侯一月后在逢泽会盟,商议天下大事。会盟由公子少官主持,樗里疾负责军事护卫,务必精选精锐,向诸侯展示我秦国的军威!";

---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各国使者纷纷抵达咸阳,表达祝贺之意,同时打探秦国的虚实。

齐国使者邹忌再次来访,带来了丰厚的礼物:";寡人得知秦王受封为霸主,甚是欣喜,特派臣前来祝贺,并表达与秦国永结盟好的诚意。";

嬴渠梁亲切接见:";两国交好多年,互通有无,合作共赢。此次会盟,还望齐国全力支持。";

邹忌拱手道:";自当如此。不过,魏国近日动作频繁,似有不满之意,秦王当多加防范。";

嬴渠梁微微一笑:";多谢提醒。逢泽会盟,自会让各国见识到我秦国的诚意与实力。";

韩、赵、魏、楚、燕各国使者也相继抵达,各有态度:赵国因与秦国有军事互助关系,表现得最为友好;魏国则明显不满,使者言辞中带着掩饰不住的敌意;韩国态度摇摆,既怕得罪秦国,又不愿彻底投靠;楚国和燕国则相对冷淡,认为秦国虽强,但远在西方,对他们威胁有限。

公子华将各国态度详细记录,交由嬴渠梁过目:";父王,各国反应不一,会盟之时必须小心应对。";

嬴渠梁胸有成竹:";无妨。会盟之日,自会让他们知道,我秦国既有和平共处的诚意,也有称霸天下的实力!";

---

商议确定后,公子少官开始着手准备会盟事宜。作为秦国的四子,他虽不如其他三位王子有才干,但在外交礼仪上却颇有天赋,是此次会盟的最佳人选。

";会盟时各国位次如何安排?";公子少官询问礼仪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礼仪官回答:";按天子册封顺序,秦国居首,齐国次之,依次为赵、魏、韩、楚、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