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1章 分配

金凤霞自然也没意见,每个月有一百块钱的话,那等于有了一份好工作啊。

唯一有意见的就只剩何大清了,但他的反对显然没什么用,说到底现在的早餐店有他没他已经差别不大了。

毕竟活基本都是三个妇女干的,他也就是在一旁指导指导,偶尔动动手而已。

离开早餐店的时候,何妍希就把三百五十块钱给了何雨柱。

“你自己拿着吧,爸有钱。”何雨柱没接,说道。

“那不行,我的钱足够花了,不够我再问您拿,老六、老七,走,大姐今天发工资了,带你们去吃好的。”

何妍希强行把钱塞进何雨柱的口袋里,随后牵起老六、老七的手,往前走去。

何雨柱看着走在前面的三姐妹,终于有点意识到自己这个父亲好像真的老了,儿女已经长大了。

“老爸,快走啊。”何妍希见何雨柱没跟上来,回头喊了一声。

“哦,来了,来了。”何雨柱回过神,立马跑了上去。

……

一眨眼,又过去了两年时间,来到1982年。

这两年城市的变化还算比较正常,但农村的变化那可大了去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彻底解放了农村经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理念深入各家各户,彻底告别了大锅饭的年代。

而何妍希这群大学生们也是面临着大学毕业的问题,清北大学还是有不少出国名额的,尤其是物理、数学方面的优秀大学生,这种机会尤其难得。

而大部分大学生都没有出国的机会,那就只能服从学校分配,或者继续读研。

虽然学校会组织填写分配志愿,但其实这只是一个过场,具体什么工作都是看组织意思。

国家包分配这种事在龙国简直太常见了,但又不常见。

毕竟是第一批大学生,国家还是给足了尊重的,事先都会和大学生们进行谈话。

各种单位都想争先恐后地想要几个大学生指标,不管什么专业。

没办法,这年头大学生实在太稀有了。

何妍希她们这种财经系的学生,一半多被留在了四九城,另一小半则被分配到了外地,许多是原户籍所在地的城市,当然也有一部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