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袁熙没有开口。
“两位公子,你们误会了,我只是想回家乡。”
“既然回家乡,为何还带着五百兵力?分明是想举兵投降陈炎?”
“不错,我看你就是图谋不轨。”
“只是怕路上不安全而已,故要了些护送。”这话听着有些像是在狡辩,其实,王摩的话大多数都是真的。他是冀州渤海人,渤海在陈炎的手下几年时间,民生恢复不少。他效力袁绍十几年,袁绍败亡,他也无意再出仕或投陈炎,只想回家隐居,过完余生。
之所以要五百兵力,不是想什么举兵投陈炎。陈炎数万兵力,难道还会把王摩这五百兵力当多大功劳吗?再者,他要是真想立功投效陈炎,直接把袁绍家眷给抓住了,献给陈炎就行了,何必啰啰嗦嗦?他是不相信这三兄弟,万一他把一千兵力都交了出来,这三兄弟翻脸,把他给嘎了,那就完了。
其实,王摩早有回乡的想法,本来他想着先护送这袁绍家眷去河东,交给河东太守杜畿,再孤身返乡。可一看到一路上三兄弟也是不得安宁,刚才吵闹时又是一副嘴脸,心里一阵恶心,当即决定明日带五百兵力返乡。至于这些士兵,都是冀州人,届时遣散了就是。
如果是袁绍遇到类似的场面,一定会苦苦挽留一番,然后做出无奈放行的姿势,以收拢人心。当然,如果是护送袁绍,王摩也就不会半道离开。可是,这三兄弟完全不吃这一套,居然怪罪于他,还污蔑他投敌,他岂能忍受?
“王摩,莫非你在狡辩?”
王摩已是怒不可遏,但仍分辩着:“末将得大将军信任,兢兢业业十余年,一直忠心耿耿,绝无背叛之意,还望二位公子明辨。”他看向袁熙,似乎希望袁熙能为他说几句话,但他失望了。
“你乃我袁氏之臣,当一辈子为我袁氏效力,今我袁氏遇难之时,你却想举兵投敌,还说不是背叛?”
王摩听到袁谭还在说他投敌,已是忍无可忍:“末将已经说过了,这士兵只是保末将沿途安全,若大公子不放心,那末将就不要士兵了,河东之行,恕末将不能随行,末将现在就向三位公子告辞,离开壶关,绝不带走一兵一卒,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