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那丰饶无比的文明宝藏宛如璀璨星辰,闪耀在岁月的天空,其中的神话传说更是如同一座座神秘的宝藏,蕴含着无尽的奇妙与神秘,让后人沉醉其中,不断探寻。然而,就在这浩渺的神话世界里,却出现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论调,比如纣王“人皇”论,它就像一阵突如其来的怪风,在网络世界中肆意横行,把原本清晰的历史和神话搅得混乱不堪。
纣王“人皇”论的核心内容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它宣称“人皇”是天地的主宰,拥有对神仙的绝对管辖权,而纣王则是这至高无上的“人皇”的最后一任继承者。在这个所谓的“人皇”时代,凡人与神仙居然能和平共处,而且地位平等,就好像神仙们都乖乖地听从凡人的指挥,大家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简直是一幅不可思议的奇妙画卷。
可当商朝被周武王推翻后,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武王自称“天子”,在那些“人皇”论者眼中,这简直就是自降身份,放弃了对三界的掌控权,从高高在上的“人皇”沦为了普通的人间帝王。于是,这些人对纣王推崇备至,仿佛他是被历史冤枉的英雄,而周武王则被他们无情地钉在了耻辱柱上,遭受着全方位的抨击和诋毁。他们在网络上大肆宣扬这种论调,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和共鸣,一时间,仿佛他们掌握了历史的真相,成为了众人眼中的“清醒者”。
然而,这看似新奇的论调,其实不过是空中楼阁,一戳就破。原来,所谓纣王是最后一个人皇的说法,竟然出自于某本“洪荒流”小说,而这类小说大多是以《封神演义》为蓝本进行创作的。所以,要揭开这个论调的真面目,我们必须回到《封神演义》的原着中去寻找答案。
但凡认真读过《封神演义》的人都知道,在小说里,纣王从头到尾都被臣子们恭恭敬敬地称为“天子”,和周武王没有丝毫差别,根本不存在什么“人皇”的说法。而且呀,严格来讲,商朝皇帝的地位比起“天子”来,那可还要低上不少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商朝人一直坚信“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说法,在他们眼中,自己的祖先可是天命玄鸟的后代。这玄鸟虽然是神话中的诸鸟首领,但它可没有掌管三界的本事呀,又怎么能让商朝的帝王成为掌控天地的“人皇”呢?
实际上,在古代神话以及《封神演义》的世界里,真正能被称为“人皇”的,只有那伟大的黄帝轩辕氏一人而已。在他之后,无论是夏朝的君主,还是商朝的帝王,都没有资格获得“人皇”的尊位。就拿商朝的开国之君商汤来说吧,他在民间传说中都无法成为“人皇”,更何况是后来那个荒淫无道的亡国之君纣王呢。
再看看那些吹嘘纣王统治时期,人与神仙能和平共处、地位平等的言论,简直就是弥天大谎。在《封神演义》的原着里,截教的那些仙人根本就不把凡人放在眼里,他们视凡人如草芥,多次做出残忍的屠杀之举。像吕岳、焰中仙罗宣等仙人,更是犯下了类似屠城的滔天恶行,他们的所作所为简直是罄竹难书。按理说,这些恶徒早就应该受到严厉的惩处,以儆效尤。可纣王呢,不但没有对他们进行惩罚,反而把他们当作贵宾,邀请到宫中,还赏赐给他们大量的财宝。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在商纣王的时代,神仙的地位远远高于凡人,纣王面对截教的二三代弟子时,也是小心翼翼、客客气气的,哪里有什么掌管三界的威风和霸气呀。所以呀,在神话传说中,纣王根本就不是什么最后一任“人皇”,那些吹捧他的言论,实在是荒谬至极,让人贻笑大方。
周朝后神仙不能干预人间的原因及神话传说演变的社会逻辑
在华夏神话的浩瀚星空中,武王伐纣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间节点,就像一道分水岭,将神话世界划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在武王伐纣之前,神仙们就像一群调皮的孩子,在人间肆意玩耍,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出现在凡人的世界里,干预凡人的生活。在那些古老的神话故事中,我们常常能看到神仙与普通人生活在一起,他们之间的交集就像邻里之间的往来一样频繁而自然。
然而,当周朝建立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奇妙的变化。那些曾经在人间自由穿梭的神仙们,仿佛一夜之间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们或是躲进了九天之上的神秘仙境,或是隐居在远离红尘俗世的洞天福地里,轻易不再在人间露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从神话传说的设定来看呀,这些神仙们可不是自愿离开人间的,而是受到了一股强大势力的约束,不得不与凡人划清界限。而这股强大的势力,正是由昊天上帝所掌控的天庭。
其实呀,在封神之战之前,天庭就已经诞生了,只是那时的天庭就像一个刚刚组建的小团队,力量非常薄弱,而阐截两教的势力却如日中天,强大无比。面对如此庞大的神仙势力,天庭根本就无力约束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神仙们在人间为所欲为。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壮大天庭的力量,约束那些肆意妄为的神仙,鸿钧道人赐下了封神榜,一场轰轰烈烈的封神之战就此拉开了帷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封神演义》中,对于开启这场惊心动魄的杀劫的缘由,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那就是“神仙犯戒,元始封神”。这简单的八个字,却道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由于神仙们在凡间的行为没有任何约束,他们的力量又远远超过凡人,所以稍微一放纵,就给凡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原着中,截教弟子屡屡欺凌虐待凡人的情节随处可见,他们的行为让凡间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有时候呀,这些神仙们可能并没有什么坏心眼,只是他们的能力过于强大,一不小心就好心办了坏事,结果却让凡间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
昊天上帝看到这种情况,心中十分忧虑,他深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神仙和凡人分隔开来。这样做,对于凡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他们终于可以摆脱神仙们的肆意干预,过上安宁的生活。可对于那些习惯了自由的神仙们来说,这可就太难接受了。他们的行动受到了束缚,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在人前显圣,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神通了。所以呀,在原着中,阐截两教的仙人一开始都不认可封神榜,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弟子上榜。但是,面对即将到来的五百年杀劫,他们也感到了恐惧和无奈,最终只能选择妥协,签订了封神榜。
可谁也没有想到,这场封神之战在杀劫的影响下,就像一场失控的大火,迅速蔓延开来,越烧越旺,最终导致截教几乎全军覆没,而阐教的二代弟子也损失惨重,元气大伤。不过,也正是因为这场惨烈的战争,原本不被人看好的天庭迅速崛起,成为了仙界的实际主宰。战后,昊天上帝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天规天条,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神仙不得私自下凡。有了天庭的严格镇压,神仙们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肆意妄为了,他们只能老老实实地遵守规定,远离俗世,不再干预人间事务。就算偶尔有事情必须要到凡间去一趟,他们也不敢明目张胆地现身,而是选择化身出行,悄悄地完成任务后就赶紧离开。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现实中并不存在天庭,那为什么神话传说在进入周朝后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呢?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社会逻辑呢?其实呀,历史学家们早就发现,神话传说虽然看似虚构,但它们的背后往往都有着深刻的现实逻辑,它们就像一面镜子,直观地反映了人类社会早期的宗教、习俗和社会制度。
在夏商时期,虽然已经有了国家的概念,但那时的社会结构还比较松散,基本上还是部落联盟的形式,无论是宗法制度还是官僚机构都还没有成型。在老百姓的心中,根本就没有政府这个概念,他们的生活更多地是依赖于部落的首领和传统的习俗。在这种情况下,神话中自然也无法诞生具有管理职能的天庭。
而到了周朝之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华夏大地的粮食产量有了明显的提升。粮食的增多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的大门,各种各样的职业和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政府等管理机构也逐渐应运而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和官僚机构已经彻底定型,政府的作用越来越大,它就像一个强大的中枢神经系统,掌控着整个社会的运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神话传说中自然就开始诞生了天庭这个具有管理职能的机构。
而且呀,周朝对神灵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后世的考古发现,商朝人对鬼神的信仰简直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们对鬼神的敬畏和崇拜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从殷墟出土的文物中我们可以看到,商朝国君在做任何大事之前,都必须要进行占卜,只有得到鬼神的认可和指示后,他们才会付诸行动。为了更好地向上天祷告,获得神灵的庇佑,商朝还流行人殉、活人祭祀等残忍的仪式,这些行为在现代人看来简直是不可理喻。可以说,商朝的统治者是“君权神授”的绝对拥护者,他们认为自己的权力是上天赋予的,所以必须要对鬼神言听计从。
而周朝就不一样了,他们对鬼神的态度要理性得多,没有商朝人那么狂热。虽然周礼也很重视祭祀,但却废除了很多残忍的内容,不再像商朝那样盲目地崇拜和迷信鬼神。西周建立后,祖先崇拜的思想逐渐在华夏大地流传开来,人们开始更加重视自己的祖先和家族传承,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鬼神的影响,为后来“人定胜天”理念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贵族对鬼神进一步祛魅,甚至出现了“子不语,怪力乱神”这样的观点,这表明人们对鬼神的认识已经逐渐从盲目崇拜转向了理性思考。
所以呀,在商朝人的神话里,仙人随意干预凡间事务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在他们心中,鬼神是至高无上的,拥有绝对的权威。而到了西周以后,统治者对鬼神的态度相对冷淡,他们更希望能够约束鬼神的力量,以免影响自己的统治。因此,在西周以后出现的神话中,仙人都要接受天庭的管束,不能随意干预凡间事务,甚至不可以私自下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总的来说,无论是从真实的历史角度去探讨,还是从《封神演义》的原着中去分析,我们都能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纣王对鬼神的信奉远远超过了武王,那些吹捧他能掌管三界、统辖诸神的“人皇”论,实在是毫无根据的荒谬言论。神话传说的演变,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始终与历史的变迁紧密相连,因为神话是老百姓创造的,而老百姓对世界的认知,必然会受到时代的影响,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就像夏朝和商朝人,他们没有经历过政府的管理,所以根本想象不出天庭这个机构,也不知道该如何对仙神进行约束。而周朝人则不同,他们生活在一个社会制度逐渐完善的时代,所以在他们的神话中,就出现了天庭来管理神仙,约束他们的行为。这就是神话传说背后的奇妙逻辑,它让我们看到了历史与神话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演变。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在面对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那些新奇的论调所迷惑,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去探寻它们背后的真实含义和历史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感受到历史和神话的无穷魅力。
八百年周朝之谜:制度、文化与韧性的交织传奇。在华夏历史那漫长而浩瀚的长河之中,周朝仿若一座古朴且雄伟的神秘城堡,高高矗立了近八个世纪之久。其悠悠漫长的国祚,恰似夜空中最为耀眼的星辰,散发着璀璨夺目的光芒,令后世之人惊叹连连,心生向往。周朝,既非华夏历史的开创者,又在东周时期深深陷入王室衰微、诸侯肆意跋扈的艰难困境,然而它却能书写出如此悠长且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篇章,这其中到底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奥秘呢?此刻,就让我们怀着一颗探索求知的心,踏上这一场跨越时空的探秘之旅,缓缓揭开周朝长寿之谜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