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四千字章)

嘉靖帝道:“着兵部杨博、礼部李春芳、户部贾应春、工部严世蕃、司礼监黄锦、锦衣卫林十三与劳尔商谈购买西夷货品事宜。”

这几日人跪地叩首,齐声道:“臣遵旨。”

严嵩言道:“臣还有一本奏上。臣建议,试开杭州、广州、福州三处为通商口岸。试行与西夷人的贸易。”

此言一出,石破天惊!

别看只是试行,且限制了三地,但此例一开,全面开放海禁只是时日问题。

徐阶此刻不能再让手下的清流言官当替身、传声筒了。

徐阶道:“禀皇上。此事事关重大,臣以为应从长计议。”

嘉靖帝却无比绝决:“水凤凰祥瑞降世乃是天意。上天让朕与佛郎机人试行贸易,朕一向敬天爱民,岂能违背天意呢?”

“准严嵩所奏!朕累了,诸臣离宫吧!”

不等徐阶等人找理由反对,嘉靖帝来了一招三十六计走为上。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窜出青纱帷帐,吕芳搀起他就往大殿内走去。

一众清流言官面面相觑。

严嵩对徐阶说道:“子升,皇上已下旨。开放通商口岸之事,我这就写信给浙直的胡宗宪,由他这个总督具体去办。”

严嵩主张开三处通商口岸,一方面是为了迎合上意,一方面是为了自己和身后的利益集团。可不是为了什么江山社稷、天下苍生。

徐阶代表着旧江南大族集团的利益。

严嵩代表着新兴商人集团的利益。

近百年来,沿海走私贸易之利被江南大族集团牢牢把持。

新兴商人集团因有钱无权,只能眼巴巴的看着。馋的哈喇子都流下来三千尺了。

奈何做走私贸易需要有官场权力保驾护航,这是新兴商人集团所短。

一旦开三处通商口岸,试行开海。与西夷人的贸易就成了官方承认的合法生意。

新兴商人集团可以正大光明的赚西夷人的钱。

严嵩前几日暗中授意严世蕃,让他吩咐与严家交好的豪商们,抓紧去广州、杭州、福州三地开设商行、牙行。

一旦今日嘉靖帝同意试开三处口岸,新兴商人集团便可以在这三地大展拳脚。

赏鱼会已散。林十三往外走。

“啪”有人给了林十三一个脖搂子。林十三转头一看,严世蕃和罗龙文站在他身后笑容满面。

严世蕃笑道:“三弟,你真有手腕啊,把水凤凰驯得服服帖帖。让那群恶犬吃了个大瘪。”

林十三笑道:“义兄过奖了。我只不过是找到了一个能够驯鱼的奇人罢了。”

罗龙文道:“走走走,去阁老府,咱们喝酒去。”

七日之后,天津卫校场。

校场上堆满了丝绸、布匹、茶叶、瓷器。

这次与佛郎机人的贸易完全用以货易货的形式。

作为五位贸易正使之一的林十三捏着一把冷汗。这次准备的大明货品的质地实在是太差了。

先说茶叶,一半儿是高碎,一半儿是劣等绿茶,在户部的茶库里存了两年。毫不夸张的说,在大明狗都不喝这些个破玩意儿。

瓷器亦是民窑里的劣等货,甚至掺杂了不少残次品。

丝绸是杭州织造局贡上来的四等品。给教坊司的下等司妓穿的。

棉布用的全是十五支下等棉。

林十三怕佛郎机人嫌弃货品质量差,拒绝这次交易,那些精良火器到不了大明手中。

林十三道:“诸位部堂、黄公公,劳尔一会儿就来了。这些个货品我怕他看不上啊。”

李春芳久在礼部,管了数年封贡贸易。他一脸轻松的说:“林传奉,你有所不知。藩属国也好,西夷人也罢,都是没见识的蛮子。”

“大明这些破烂货,他们能当成宝!”

户部的贾应春在一旁道:“李部堂所言极是。我久在户部,深谙商理。”

“自古物以稀为贵。这些货品在咱们这里是下等、劣等。在他们那儿却是宝贝。”

“譬如吕宋与咱大明每年封贡,他们贡上白银,我们赐还茶叶。所谓赐茶便是狗都不喝的高碎。”

“吕宋人得了高碎并非自己享用,而是转手卖给西夷人。若高碎在西夷那边不畅销,吕宋使者又何苦年年上京,哭着喊着要咱大明赐还茶叶呢?”

严世蕃笑道:“三弟,你把心放到肚子里吧。等一会儿劳尔过来验货,指不定把他乐成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