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李文东所料,他的这一举动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约翰牛金融市场瞬间陷入一片混乱。而惠丰控股的股价,本来就因为白头鹰国的金融风暴而持续下跌,如今在约翰牛金融市场的动荡冲击下,更是如雪崩一般直线下滑。
然而,李文东并没有就此罢手,为了给惠丰控股以致命一击,他开始精心布局看跌期权。
他大量买入针对惠丰控股股价的看跌期权,就像是在黑暗中埋下了一颗颗定时炸弹,等待着最佳的引爆时机。随着市场恐慌情绪的加剧,汇丰控股的股价一路腰斩,那些看跌期权的价值也随之飙升。
时间过得飞快,惠丰控股的市值犹如坐过山车一般,从令人咋舌的 1.6 万亿,如自由落体般直直地跌到了区区 3000 亿,其股价更是惨不忍睹,直接暴跌至 15 港币。
由于惠丰控股的股权结构较为分散,且实行同股同权制度,这意味着总股数基本等同于流通股的数量。经过一番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人们发现惠丰控股的总股数大约为 200 亿股。
在这 200 亿股中,除去那些大股东们手中紧握的 30.83% 的股份外,剩下的流通股便成为了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而在这场激烈的股权争夺战中,李文东展现出了他卓越的眼光和果敢的决策力。
他巧妙地抓住了市场恐慌的时机,以抄底的价格大肆收购惠丰控股的股权。最终,他成功地将惠丰控股 55% 的流通股纳入囊中,这一惊人的收购举动,不仅使他一跃成为了惠丰控股的大股东,更让他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股权战争中取得了阶段性的辉煌胜利。
在与惠丰控股激烈交锋的同时,他竟然还能游刃有余地同时对常江实业、合记黄普、常江基建以及电能事业展开攻势。要知道,在前世,李黄瓜个人的损失仅仅是 200 亿美金,而那四家上市公司的亏损也不过 3900 亿港币而已。
然而,这一世的情况却大不相同。经过一系列错综复杂的股权交易以及高达数万亿美元的资本运作,李黄瓜个人的亏损飙升至 300 亿美元,而那四家上市公司的总亏损更是达到了惊人的 6900 亿港币!
尽管如此,他所付出的努力并非没有回报。通过这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操作,他犹如一位高明的棋手,在商场这个巨大的棋盘上巧妙布局,步步为营,最终成功地获得了合记黄普高达 30%的股份,一举成为这家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可谓是风光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