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筋篇第十三(七)

话说有一天,黄帝心血来潮,对着岐伯说:“嘿,岐伯岐伯,你给我讲讲那经筋之病的门道呗,我这心里头啊,跟猫爪子挠似的,痒痒得紧。”

岐伯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长白胡子,说道:“哎呀,皇上您这可是问对人了。要说这经筋之病啊,那学问可大了去了。咱们中医讲究的是阴阳平衡,气血通畅。这经筋啊,就像是咱们身体里的橡皮筋,得拉得回去,也得弹得回来。”

黄帝眨巴眨巴眼睛,好奇地问:“哦?那要是这橡皮筋,哦不,经筋,它要是受寒了会咋样?”

岐伯慢悠悠地说:“受寒了啊,那就得小心了,它会变得硬邦邦的,跟冰棍似的,咱们就说它‘反折筋急’。你想啊,橡皮筋冻成冰棍了,它还怎么灵活嘛?所以啊,人就会觉得身体僵硬,活动不便,甚至抽筋啥的。”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要是受热了呢?”

岐伯笑得更欢了:“受热啊,那就更逗了。受热的话,这经筋就会变得软绵绵的,跟面条似的,咱们就说它‘筋弛纵不收’。你想啊,面条没煮熟前还硬邦邦的,煮熟了就软趴趴的,提不起劲来。所以啊,人就会觉得身体软绵绵的,使不上劲,甚至有的部位还会莫名其妙地下垂呢。”

黄帝一听,笑得前仰后合:“哈哈,这经筋还真是调皮得很啊。那要是阴阳失衡了呢?”

岐伯收起笑容,认真地说:“阴阳失衡啊,那就更得小心了。阳急则反折,就像咱们晒太阳晒多了,皮肤紧绷绷的,身体也跟着僵硬起来。阴急则俛不伸,就像咱们待在阴冷潮湿的地方久了,身体就跟被冻住了一样,伸不直,弯不下。所以啊,咱们得时刻注意调节阴阳,保持平衡。”

黄帝点点头,又问:“那该怎么治疗这些经筋之病呢?”

岐伯摸了摸他那装满智慧的脑袋,说:“治疗啊,咱们得对症下药。寒则热之,热则寒之。比如说,这经筋受寒了,咱们就用焠刺法,也就是用烧热了的针去刺它,给它暖暖身子。这就好比冬天咱们手脚冻僵了,得用热水泡泡,才能恢复知觉嘛。”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那要是受热了呢?”

岐伯摇了摇头:“受热的话,那就不能用燔针了,得用别的方法。比如说,咱们可以按摩、推拿,或者用一些清凉的草药敷一敷,给它降降温。这就好比夏天咱们中暑了,得赶紧找个凉快的地方待着,喝点凉茶啥的。”

黄帝听了,连连点头,心里头那个美啊,就跟吃了蜜糖似的。

不过啊,咱们这故事还没完呢。岐伯看着黄帝那高兴劲儿,又接着说:“皇上啊,这经筋之病啊,跟咱们身上的穴位也关系紧密着呢。您知道吗?咱们身上有好多穴位啊,就像是一个个小开关,控制着咱们身体的各种功能。”

黄帝一听,立马来了精神:“哦?快给我讲讲,都有哪些穴位?”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娓娓道来:“比如说啊,这足三里穴,那可是个大名鼎鼎的穴位。它在哪里呢?就在咱们小腿外侧,膝盖骨下面三寸的地方。您看啊,这三寸啊,就像是个小尺子,量一量就到了。这足三里啊,可是个保健要穴,经常按一按啊,能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啥的。所以啊,咱们老百姓都说‘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黄帝一听,笑得合不拢嘴:“哈哈,这穴位还真有意思啊。那还有其他穴位呢?”

岐伯接着说:“还有啊,这合谷穴,也是个了不起的穴位。它在哪里呢?就在咱们手背上,第一、二掌骨之间,靠近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您看啊,这合谷穴啊,就像是咱们身体里的一个小太阳,能温暖全身。所以啊,要是觉得身体冷啊,或者感冒了啥的,按一按这合谷穴啊,立马就能觉得暖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