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家那雕梁画栋、气势恢宏的府邸中,气氛紧张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夕。
家主王世揾得知朝廷竟要对王家动手,顿时心急如焚,仿佛热锅上的蚂蚁,匆忙差人召集族人。
为了配合朝廷这次针对王家的行动,晋阳的王碧清和王奎都被毫不留情地卸掉了职务。
消息传来,整个王家都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下,人人都深知,此次王家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巨大危难。
此时,远在马邑的王世雄,手中的兵力仅有十万,就算把族兵都算上,也勉强才凑够十五万之数。
这点兵力,在即将到来的朝廷大军面前,显得如此单薄。
而在石洲,曹有德同样知晓了这件事。
他面色凝重,在营帐中来回踱步,随后将苏丁山、贾亦枭等几位将领唤至跟前,神情严肃地叮嘱道:
“如今局势危急,朝廷极有可能对马邑方面动手。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切不可轻举妄动,更不可回去。一旦回去,恐怕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苏丁山听闻,心中一动,赶忙问道:
“倘若王世雄派人送来调令,我们该如何应对?”
曹有德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毫不犹豫地说道:
“斩杀来使,就当什么都不知道!绝不能让朝廷抓住我们的把柄,坏了大事。”
这时,贾亦枭眼珠一转,插话说道:
“不如我们沿途设防,冒充山匪直接将前来的信使截住。只要不在军营发生,这件事定然无人知晓。
如此一来,既能避免军营内的眼线通风报信,又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处理此事。”
曹有德听后,微微点头,觉得这个建议实在是妙。
毕竟一旦有信使进入营帐,马邑方面安插在此的眼线难免会察觉,事情就更容易暴露了。
于是,他果断下令:
“那就按照贾亦枭的意思来。立刻派出去十路斥候,沿途密切留意,一旦发现信使,务必将其拦截下来,绝不能让他们靠近石洲半步。”
得到指令后,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
很快,十路人马分成两班,如同鬼魅一般,日夜不停地将各个交通要道严密把守,警惕地注视着每一个过往的身影,严防有人前来送信。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曹有德还暗地里修书一封,派人送给了乔芒。
信中言辞恳切,表明自己所率乃是朝廷的队伍,言下之意,他们已不再是王家的府兵,试图与王家划清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