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得此言,朱雄英赶忙正襟危坐,冲着朱元璋的贴身太监王德微微颔首示意。
王德见状,不敢有丝毫耽搁,一路小跑着奔出宫殿,扯开嗓子高声呼喊起来。
不多时,朱樉,朱棣,朱桢以及朱椿这四位亲王,亦各自依照身份地位,分别于两侧端坐下来。
紧接着,内阁众人率先步入殿内,依序落座于对面。
而后,众多朝臣们则鱼贯而入,人人手持奏折,整齐划一地排成队列,依次将手中之物递交给内阁成员。
待内阁成员审阅并作出批示后,这些奏折便会再度呈至朱雄英面前。
朱雄英需仔细核查,对于那些合乎规范要求的奏折,他会欣然签下自己的名字。
而对于那些不符合标准的,则毫不犹豫地予以驳回。
自然,无论是签署还是驳回,在此之前都必须先经过朱樉,朱棣,朱桢以及朱椿这四人之手。
如此安排,一来是为了辅助朱雄英能够更为妥善地处置政务,二来亦是期望通过这种方式,帮助朱雄英不断磨练自身的理政能力。
不知不觉间,忙碌的时光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
抬眼望去,但见窗外已是华灯初上时分,夜幕悄然降临。
乾清宫内,早已有些手脚麻利的小太监点亮了数不胜数的烛火,一时间整个宫殿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哎呀,好累啊!”朱雄英一边伸着懒腰,一边将桌上那最后一本奏折合上并放到一旁。
紧接着,他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整个人毫无形象地往后一仰,重重地靠在了那张宽大的龙椅之上。这模样,活脱脱就跟他那个当皇帝的爷爷和太子老爹一模一样。
此时,坐在旁边同样埋头于政务的朱樉,听到动静后缓缓抬起头来,先是望了一眼窗外逐渐昏暗下来的天色,然后转头看向朱雄英,笑着问道:“饿了吧?今晚想吃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