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汉史大纲

第296章 汉史大纲

赵瑞不为钱穆求情王华阳可以理解,毕竟赵瑞是皇族,不管钱穆说的对与否,不管钱穆是忠臣还是奸臣,赵瑞都不在乎,赵瑞在乎的是有没有人挑战皇帝的威严,赵瑞必须要维护赵家皇帝的权威。

但是庄一凡直挺挺的站在朝堂上,却让王华阳有点意外。

毕竟如果不是庄一凡今天在朝堂上说钱穆辞职,王华阳都不知道有钱穆这个五品小官,人家钱穆甚至都可以归隐田园了。

庄一凡一方面说吏部没有跟自己商量就放走了钱穆,还说钱穆是博古通今的大才,这会又要通过自己的手将钱穆置于死地,如此前后矛盾,着实让王华阳疑惑。

监察御史包光祖也站着不为钱穆求情,这就更令王华阳意外了。

监察御史是从七品官,如果不是在监察院工作,别说是从七品,就是正五品的官员都是没有资格参与朝会的,参与朝会的除了监察御史,其余的都是四品以上的官员。

王华阳看着包光祖说道:“包光祖,你也认为钱穆该杀吗?”

包光祖站出来说道:“回皇上,钱穆该杀也不该杀。”

“哦?”王华阳说道:“你的话说了跟没有说一样,求情的都在跪着,主张杀的都在站着,你现在站着,却说该杀也不该杀,那你就不应该站着。”

包光祖说道:“回皇上,臣原本打算趴在地上或着半蹲着身体,但是如此一来又有碍观瞻,有损大宋官员形象,故而便站着了。”

王华阳说道:“那你说说钱穆为什么该杀,为什么又不该杀?”

包光祖说道:“钱穆该杀,那是因为钱穆目无君父,目无朝廷,竟然在朝堂上公然直呼皇帝名讳,并且公然议论国史馆之外的事情,仅目无君父一条,就足以诛钱穆的九族。而钱穆不该杀,则是因为钱穆说出了大部分汉人的心声,二十万军民追随皇上崖山突围来到这荒蛮之地,为了便是有朝一日能够在皇上的带领上大家重新杀回去,夺回汉人的江山,崖山突围后,大陆数十万汉人百姓,不畏生死,顶着蒙古人的追杀,乘船从泉州、广州来到神州城,还有一部分汉人百姓先从陆路抵达安南的升龙城,他们婉拒了安南国的邀请,毅然来到大宋,大宋刚在神州城复国时,不过二十余万汉人,仅仅一年的时间,那些得知皇上在神州城重建汉人朝廷的汉人便有数十万人自发来到了神州城,到大宋与蒙古人签订宋元藩属协议的时候,神州城的汉人已经突破了一百万人了,如果不是大宋与蒙古人签订不再接受中原汉人的协议,中原还会有更多的汉人漂洋过海来到神州城,这些人不愿意接受蒙古人的统治,这才来到神州城,如今大宋内外都在盛传大宋已经放弃了光复中原,朝野有意见是在所难免的,只是只有钱穆说出来罢了。”

王华阳说道:“如此说来,朕不仅不能杀了钱穆,还要表彰钱穆了?”

包光祖说道:“回皇上的话,作为监察御史,我们的职责是监察百官的不法行为,并向有司弹劾官员,钱穆刚才的举动除了目无君父,并无其他不法行为。杀不杀钱穆,完全看皇上,如果大宋还要光复中原,那么钱穆就是光复中原的引子,皇上不但不能杀钱穆,还要公开表彰钱穆,而如果皇上以天下苍生为念,不想再起兵戈,只想安安心心做大元的藩属国,那么皇上就应该公开杀了钱穆,一来向大元表忠心,表明大宋已无光复中原之心,二来也能告诉大宋三岛之民。大宋已经放弃光复中原,以后大家要放弃幻想,将重心转移到开发建设大宋三岛上来,要以大宋三岛为家,要在三岛扎根,繁衍后代。杀了钱穆之后,大宋以后便可以集中精力发展三岛,从此以后,大元是大元,大宋是大宋,大宋和大元将会是两个国家,大元汉人百姓的死活与大宋再无关系,大宋将从法统上彻底失去中原。”

包光祖说完,眼神坚定的看着王华阳。

王华阳知道包光祖说的是反话。

包光祖之所以这样说,无非就是笃定王华阳不敢承担在法统上失去中原的大帽子。

王华阳也知道其中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