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帝国“崛兴”四年六月底,从京城通往北方的官道上,浩浩荡荡的车队旌旗蔽日,精锐甲士手持武器,分列左右护卫着整个车队。车队的正中位置,皇帝的御辇缓缓而行,四周遍布金吾、羽林,李患之坐在御辇之内,望着窗外的景色,显得有些入神,辇内伺候的唐英婉与萧妙贞完全猜不透这位主人在想些什么。
迁都虽然已经公布,遭到了京城地方派系的坚决反对,有些老臣甚至以死相逼,想逼迫李患之取消迁都的计划,可是一切都是徒劳的,李患之下令锁拿了言辞最为激烈的地方派系老臣明理,以煽乱朝纲、辱骂君上的大不敬之罪惩处,念起为官多年,多有勋劳,免其死罪将其罢官虢爵流徙海岛以儆效尤。
这一处罚立时堵住了这些反对派的嘴,让这些家伙噤若寒蝉。
“看来女皇陛下是铁了心要迁都了,连明理大人都差点丢了性命,流放海岛和处死也差不了多少啊,明理都七十二了,到了海岛上鸟不拉屎的地方,还不死在那里!?”
“什么明理,我看他是不明事理,这件事牵扯甚广,他还想跳出来反对,这不是作死吗?没杀他已经是天恩浩荡了!”
“呵呵,这次这些地方派恐怕好日子到头了!”
很多人私下都议论纷纷,有人欢喜有人愁,众口不一,但是迁都一事却是再无悬念,地方派在小命和利益面前,还是很明智的选择了性命,闭嘴就是最好的保命方式,谁还会跳出来撞这个枪口。
于是迁都之事便这样确定下来,不过迁都之事牵扯甚广,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成的,新的京城修缮工作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李患之这时候搬出了他在凉州北部荒村里发现的人才欧阳迪,在欧阳迪注石之法的帮助下,新京的建筑工作起码可以提前一半时间完工,这一方法顿时让工建部的大臣们惊喜万分。
新京的选址、建设、移民等事情都是浩大的工程,旧京城的官员们很多地方派系的老臣纷纷告老还乡,他们不愿意离开故土,去一个遥远的根本没有任何根基所在的地方,这么多年的油水也捞够了,干脆辞官归隐,也好安享晚年。
旧派系的离开,给了李患之很大的空间,这也是他坚持迁都的原因之一,将这些老顽固派拿掉,启用新的人才,也是李患之要做的一件大事,于是李患之顺理成章的委任了一批新的年轻才俊,充实老臣们离去后的空缺,也正好借着这个契机,推行了一部分的新政改制之法,效果显着,让李患之和中枢阁的几位大臣都是欣喜无比。
满朝文武为了迁都之事忙活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在天明帝国“崛兴”四年彻底的完成,李患之于是降旨定于“崛兴”四年六月末,赶在北方盛夏之前完成迁都。
经过多天的准备,迁都的车队才浩浩荡荡的离开旧京城向北方的新京而去,车队穿过京畿北部的屏障襄城,一路行了十数日,来到堑江之南,李患之一直在观看沿路的景色,却是极少说话,唐英婉和萧妙贞以为女皇陛下心情不爽,也不敢轻起话题,只是默默伺候着,却是突然听李患之问道:“英婉、妙贞,前面就是堑江了,你们两个还记得这条江吗?”
唐英婉和萧妙贞一愣,堑江自然是记得的,当初他们两个奉命陪还是华胥公主的女皇出嫁凉州,便在西北之地的碧涂滩见过堑江的雄姿,不过那时并未在意,后来被人追杀,被公主殿下拉着跳进堑江之中,又惊又怕当场昏迷过去,也是人事不知。
前一阵奉命随后续进入凉州的部队去往女皇的大营,也曾渡这堑江,说来也算是几次见过,女皇突然问起,难道是想起了当年之事?
“陛下,奴婢们当然记得...”唐英婉不解李患之的意思,只是奓着胆子轻声回了一句。
“呵呵,若不是这堑江之水,恐怕朕还没有今日之功...”李患之没有回应唐英婉的话,依然看着窗外那远处浩荡水汽的堑江自顾自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