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我有一个梦想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像蔡老师那样的人民教师。

蔡老师关心我们,会在我没有吃早饭的时候往桌肚里塞一个面包,会在同学盖烂被子的时候把自己家里的棉花被给她,会在我们背不出课文的时候用自己的时间帮我们共固。

虽然蔡老师经常很凶,但我知道她只是太关心我们了。

我没有妈妈,蔡老师就像我的妈妈,我被温暖照光翟的时候,就在心里想,以后我也要做一名和蔡老师一样的好老师,把温暖传给更多孩子。

他们长大以后,可能也会想做老师。

这样,世界就变成了一个大太阳,再也没有孩子会感觉到冷了。

蔡怡明睫毛扑簌了两下,眼睛渐渐湿润。

桃李满天下的梦想在日复一日繁琐的工作中逐渐褪色。

神经细成了一条敏感的线,她抱怨的声音越来越大。

她还以为,学生们不喜欢她的严厉,苦于逃脱她的唠叨。

她甚至将自己定性为一个失败的班主任。

可现在,居然有个孩子已经在心里种下了教书育人的梦想。

他想学着自己的样子,将温暖传递下去。

蔡怡明拿着便利贴看了又看,半是感动半是调侃地说道:“这个柯亮,错别字这么多,明天罚抄五遍!”

走回办公室的路上,她忽然又想到了那首《苔》。

也许她们做老师的,也和那渺小的苔有相似的特质吧。

义务教育阶段,龙国的教师规模超一千万人,他们分散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散播着微弱的光亮。

可这一千万朵苔花同时播撒光亮的瞬间,亦无比震撼。

那两位演唱者正是一对师生。

校长冯老汉为了维持学校运转,打各种各样的零工挣钱,用宽厚的肩膀扛起了全校四百多人的生计。

而那个有些怯场的孩子,在主持人将话筒递给她的时候,竟然鼓足勇气替学校的膏药厂打起了广告。

“叔叔伯伯们,玉束职业学校膏药加工厂价格公道,质量上乘,如有购买需要请一定联系我们校长!”

观众们当时纷纷笑了,为这位老教师的善良,为这个孩子的勇敢。

教育的种子,早在无形中长成了树苗。

第一期《诗词咏流传》的收视率很不错,除了官方报道和教育单位点赞声援,它也成了各中小学校老师们的心头好。

语文老师和音乐老师狂喜。

学生的背诵不用愁了,六分的古诗词填空好像也没那么难背,周考的作文题答案,居然能看到很多学生引经据典,把诗词名句用得信手拈来,就连班上的语文困难户都能编出两句能看的话了。

而音乐老师也有了上课的素材,以前她的课全是偷偷写语数英作业的学生,现在只要一放《咏流传》的视频,那抬头率嚓嚓往上涨,上课动力都变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