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回家路

第08章 回家路

通海罪一案宣告结束后,于文宏并未因此松懈。他深知,要真正改变福建的官场风气,必须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于是,他开始深入民间,倾听百姓心声。

在福州城的茶馆里,听商贩们抱怨衙役的敲诈;在渔村的码头上,听渔民诉说官吏的盘剥。

为了彻底改变福建省现状,发布了《简讼省刑檄》。

檄文中明确提出:";百姓间的细小纷争,如邻里口角、田界之争,皆应以调解为主,不得滥准拘审、扰民妨工。";他特别强调,";凡必须审理之案,当平心照律、遵例剖决,判决应准确、简洁。苛酷淫刑、草菅民命者,必严惩不贷!";

对于那些勾结地方奸恶势力残害百姓的官府小吏,于文宏称之为";衙蠹之害";。

他在《严戢衙蠹檄》中痛斥:";衙役犯赃,首严公令。本司法纪攸司,剔蠹除奸尤为急务!";他亲自微服私访,查实其行迹。一次,他假扮成商人,亲眼目睹一名衙役向渔民索贿。次日,那名衙役就被当众杖责,革职查办。

在《申饬差扰檄》中,他更是言辞犀利:";衙蠹肆害,法所必诛!本司总持风纪,首以除蠹安民为事,岂容狐辈假威,公行无忌!";他明确规定,执法人员不得无故出差,出差者不得借故索要贿赂、不得咆哮恣肆。违者,轻则杖责,重则革职。

针对臬司衙门记录审案过程的";招由";往往庞杂舛误的情况,于文宏颁布《申饬招格檄》。他亲自示范,规定";招由";必须遵循一定格式:";记录涉案赃款,要首列原款,次列前次审讯问答口供,然后空数行,供按察使亲自审讯记录。";他还特别强调,";誊抄';招由';,必须简明,不得繁冗。";

为了提高官差的办案效率,于文宏想出了一个妙招——设立木签。他将所办事件写于木签上下发,木签一到,必须按着规定期限办理并及时回复。

一次,一名知府接到木签后置若罔闻,结果被于文宏差人锁拿,当众杖责,并在全省通报。

此事震动福建官场,再无人敢玩忽职守。

在于文宏的大力整治之下,整个福建省官场风气发生了巨大改变。

臬司衙门内,官吏们再不敢徇私枉法;民间,百姓们终于可以安居乐业。

就连康亲王杰书也不得不承认:";于文宏这一套,真是让本王大开眼界。";

整个福建,终于重现了清明气象。

一日,于文宏正在福州城的街巷间走访,忽然被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拦住去路。

老人颤巍巍地开口:";于大人......";说着便要双膝跪地。

于文宏急忙伸手扶住老人:";老人家不必多礼,您有何事尽管说来。";他注意到老人布满老茧的手上,还留着被绳索勒过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