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真是父慈子孝的典范!

忠敬且为百姓考虑?

小惩大戒?

朱标很想问问刘伯温,这几个词到底是怎么连在一起的。

尤其是忠敬这两个字,你诚意伯到底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哪个好人家的知县会跟个土匪一样带着衙役去府城抢人?

哪个好人家的知县会在奏本里阴阳怪气?

还有,刚刚看你诚意伯的脸色,只怕恨不得把那几个知县生吃活剥的心思都有了,结果孤等了半天就等来一个小惩大戒?

这可真是小刀拉屁股,开了眼了!

正当朱标暗自吐槽时,李善长却皱眉说道:“殿下,这几个知县不对劲啊。”

朱标微微一怔,李善长又继续说道:“按照常理来说,他们几个是同乡,又师出同门,还是同年进士,有这些情谊在,他们几个怎么会因为抢人而互相弹劾?”

“虽说有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说法,可是这歪的也太多了些。”

“总不能真是因为要抢人吧?”

略微顿了顿,李善长又补充道:“还有这四个知县,终究还是年轻了些,行事难免有所冲动,臣也以为,小惩大戒即可。”

朱标没有理会小征大戒的说法。

毕竟李善长刚刚也说了,上梁不正下梁歪。

自家姐夫就不是什么好东西,难道还能指望他教出来的学生有多乖巧懂事?

朱标比较好奇的是,这四个货为什么会直接带着衙役抢人。

难道北平和永平很缺人?

李善长捋着胡须说道:“臣以为,应该不止是工坊那么简单。”

“如果真是因为工坊缺少人手,恐怕他们四个要兴办的工坊也绝不是什么小工坊。”

工坊当中既然有个坊字,就足以说明规模不会很大。

而且知县带着衙役去抢人,这种事情究竟是好说不好听,轻易也没人会拉下脸皮去干这种事情。

既然能让四个县的知县都扔掉脸皮不要,说明这背后的利益已经不止是丢不丢脸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