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一门生意

“为何娘子你觉得,富商愿意把女儿送进学堂?”乔松柏笑着看向她。

林暖暖经过乔松柏一提示,才恍然大悟!是她钻了牛角尖了,步子迈得太大,怪不得小灵的知识储备量也支持不了。

她把利用纺织厂教认字与女学混在了一起,因而钻进了全民化的困境中。

现在的生产力状况,本来就不支持全民读书,无论男女。

所以她首先要考虑的是生意上的目的,也就是尽量调动学生来报名。而后再考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把教育问题,推广到所有的女子中。

只要突破这个问题,事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就像回答乔松柏那个问题一样,为什么富商愿意把女儿送过来,因为要模仿世家女子接受教育,但是他们却付不起单独请先生的费用。

这就是一种简单的潮流风尚,不需要思考那么多。

而林暖暖,只要制造出这样的风尚来就行了。

“宿主,这题我会。”小灵立刻邀功。

林暖暖按住了它,这题她也会。上行下效,如此而已。

不是要宣扬读书多有用,这对整体重男轻女的社会是没有用的。

而是要强调读书多“贵族”,多稀有,甚至要搞明面上不收普通女子读书。

这是简单的心理学博弈。

如果要说的话,林暖暖想出来的办法,甚至与了臭名昭著的“裹小脚”异曲同工。

裹小脚对于妇女的伤害极大,但是一直屡禁不止。主要原因就是上行下效。

贵族女子为了迎合男性审美裹小脚,显示其“尊贵”、“不用干活”,形成一股风尚。而后,下层阶级争相模仿。为了女儿能够入上层阶级的眼,便也裹小脚。从而形成了一种,一旦不裹脚,就会被淘汰的风气。

甚至于,还会出现屡禁不止的怪异风气。

“现在,只是给她们换了一个风向罢了。”林暖暖越发觉得这件事情可行。

社会风气的形成,不是一时半会的。而风气的推行,与经济发展同步,那就是一件极美的事情了。

不过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问题,老师。

“老师是最简单不过的了。”乔松柏看向湖中的月亮,心思有些深沉了。那些人、那些事,就像是水中月、镜中花,早已与自己无关,没想到还能再提到她们。

这次,乔松柏说的,是完完全全触及了林暖暖的知识盲区了。

——请尼姑、女冠。

大周朝对于官家女子的处罚,除了把人充入官妓。还有把人送入寺庙、道观。这是皇权与世家大族博弈的结果,在连坐制度下,如果不能像除掉乔氏那样斩草除根,那就要给双方留下足够的体面。

这些尼姑、女冠并不是被罚终身遁入佛门、道门的。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在刑满之后,选择了继续清修。

她们之中不少人,并不是因为一心向道,才继续遁入空门的。

而是因为,如果不做女冠、尼姑,她们根本无法养活自己,无依无靠,所以不得不为尼为道。

如果林暖暖想要找一些饱读诗书的女老师,这些人最合适不过了。

毕竟,做老师,是有工资的。

有了乔松柏的建议,林暖暖对于整个女学的规划,有了大致的方案了。

第二天,她去找程致远的时候,还收获了意外的惊喜。

程致远对于老师的问题,实际上也是思索良久的。最终,他给出的方案,与乔松柏所差无几。

当然,程致远思考了一夜的结果,只与乔松柏所说的,一模一样,大儒的脸就丢干净了。

他还为林暖暖列出了一份名单。

作为沧州的大儒,他的名声地位还在的。为女学请老师的事情,甚至可以让他有些许私心,解救一些故人妻女。

在这件事上,唯一倒霉的是程布星。为了请动这些人,程致远令他在新白鹿书院奠基仪式后,立刻启程,登门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