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才的感动没有持续两天,因为杜氏取得他的信任后,卷走了他所有的钱跑路不说,还带走了他的儿子。
杜氏显然知道怎么样拿捏姜文才,她给姜文才留下字条,若姜文才敢报官让她活不下去,她就拉着他儿子一起下地狱。
可惜杜氏高估了儿子在姜文才心中的地位。
或者说和自己和小命比起来,自然是自己的小命更重要。
杜氏卷走了姜文才的钱,相当于断绝了他的后路。
他怎么可能手下留情?
几乎是在发现杜氏逃跑的瞬间,姜文才就立刻去报官。
为了让官府重视起来,姜文才搬出了摄政王世子的名头。
他表示自己丢的银子是属于摄政王世子的。
知府一听这还行?
立马就派出府衙精英前去追踪杜氏的踪迹。
杜氏是一个有远虑的女人。
她心知自己外室身份见不得光,姜文才也靠不住,所以早就利用这几年从姜文才手里得到的好处另外给自己置办了一个小院子。
这院子她谁都没说过,卷走姜文才的钱后,她就带着儿子躲到了院子。
她知道姜文才只能在府城呆几天就得回去,她想着只要撑过几天就可以了。
她还想着自己和小院子与姜文才的院子一东一西,就算姜文才想找自己也难找。
因此躲到小院后,她并没有过于刻意的隐藏自己。
于是在卷走姜文才的第三天傍晚,杜氏正和儿子吃饭,官兵就带着姜文才找上门来了。
看到门外的官兵和姜文才,杜氏满脸的不可置信。
她没想到姜文才竟然敢报官。
明明她都警告过姜文才了。
姜文才这几天急得已经魔怔了,好不容易找到杜氏行踪,立刻就跟着官兵过来一起抓人。
眼看着杜氏儿不来开门,姜文才暴躁的拍门警告杜氏开门:
“我知道你在里面,别躲了,现在把银子还给我,我看在孩子的面上放你一马,否则就不要怪我不念旧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