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讹诈

“涂上去像是果冻啫喱一样,好粉嫩。”

“老板,这多少钱一支?”

冯春妮笑脸迎人,立即上前介绍:“这都是最新款式,下面这排小一些的1块钱,上面的2块钱一支。”

1988年4月,全国平均工资已上涨到220元,相当于每天7块多的收入。

有些人为了省钱,一天甚至就花个5毛钱,中午晚上一顿馒头拌咸菜。这也就是为什么,年一过就不适合在村里摆摊的原因。

但城市里的消费,特备是女人,永远令人惊叹!

按照市价,一支口红一两块钱着实不算贵。

有的人可以存几个月的工资买一个昂贵的包包,有人甚至可以省下一月的饭钱,只为买条漂亮的小裙子。

更何况物美价廉的口红呢?

在系统出售的化妆品,都有品质保证,颜色正又便宜。

各种颜色的口红和唇釉,让女顾客们挑的眼花缭乱,最后干脆买了好几种颜色。

有了好看的口红、首饰,冯春妮当然不忘推销衣服。

四月岭西开始回暖,正是换春装的时候,服装店里裙子不少,但好看的款式不多。

作为后世混迹服装行业的老手,冯春妮眼光还是有的,市场风吹草动走向还是拿捏的很准。哪怕拿捏不准,按照后世的潮流发展,也知道什么时候流行什么款式。

顾客喜不喜欢,穿上去一看,就知道差别。

不用她说的天花乱坠,对方也会心动买下。

为了多赚几分钱,冯春妮又卖力推荐包包,搭配衣服的小饰品也没有放过,腰带、手链、小配饰能搭就搭。

不仅让顾客整体看起来更出彩,也多卖出一份货。

有些砍价厉害的,冯春妮愣是没有松口,但会送上一些挑剩下的小饰品,这样双方都能满意。

下午仅仅一两个小时,就卖光了所有单品,足足100元的纯利润。

冯春妮完全没有停下来的心思,拉着空箱子回了招待所,继续在系统拿货,线下卖货,积分也跟着蹭蹭蹭的涨,屡试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