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这两天的营业额推算,一个月盈利5,60十两大概能行。至于这包间的事儿,刘小月有话说,“我们这样是不是不太行啊,来一个一个价儿,那人家还能做我们回头生意不?再说做生意嘛,诚信为主。”她觉得是不是该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这本来就是说好了包厢价钱不一样嘛,遇到的那两位,也不知道是不是一家的,都不爱听人把话说完,有啥办法?听你们说那扒锅肘子吃饭都不准人说话的,卤鸽子月儿想说价钱感觉还像是看不起她们,把月儿给轰出来了。
关键他们吃的也不是前头端过去的,都是咱们现切现炒的,这就是私房菜嘛,贵点儿也正常嘛。”唐晓晓想着反正也不认识那两位,干脆就按他们俩点的菜给他们起名了。
“不管啥私房菜公房菜,没有明码标价这不行的吧。”刘小月还是觉得不太妥当。
对这事儿,刘大志也有话说,“我说一句啊,这炒菜比大锅饭贵,那是正常的。所谓无奸不商,无商不奸,咱们也是看人的嘛,脚夫四邻那肯定得来点儿实惠的,咱们大堂里也没啥服务嘛,那有钱的公子小姐又要现炒又要包间,贵点儿也是正常的嘛,做生意嘛,肯定是想多赚点儿的。
不过月儿,这个,咱这么来一个,那什么一个,的确也不太好,要不然就这么办,前头的大锅菜归大锅菜,后头小炒的菜码就给挂包间墙上,每天有啥就翻啥牌子,标明了价就行了。你们看怎么样?”
其实唐晓晓以前也做过业务,都是一个客人一个价,大家都是单独询价的,所以她才会下意识的按照以前的思路来搞事业,主要这人也没干过餐饮,除了能捣鼓点吃的,管理基本都靠自己现想。
刘大志呢,就是纯商人思路,家里头又穷的很,就想着多赚一点儿是一点儿,这规则志气,全被他当风筝放了。
这会儿刘小月提出这事儿,夫妻俩明着嘴硬,心里还是觉得自己的确做的不太妥当,既然刘大志提出的意见听着还行,刘小月也觉得没啥好反对的,点点头就算默认了。
“哦,对了,娘,我那俩鸽子今天还被那女的吃了,我得再申请俩。”说完了正事儿,刘小月又想起了她的鸽子,连着两天都被抢了口粮,她这会儿又替自己不平了起来。
唐晓晓本就是个特别守规矩的人,刘大志这提出的方案,也算合理,唐晓晓便也点了头,至于刘小月对鸽子的执着,唐晓晓直接就无视了。
她是想着反正店里的事情她也不准备多过问了,就随他们父女俩折腾去吧。要是折腾散了,那就统统给她回家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