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皇命既出

江南官绅,自甘沉沦,如朽木不可雕也。

单单依靠朝廷律法难以有效治理与威慑,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江南形势糜烂,官绅勋贵冥顽不灵,政令推行艰难,法度威严难施。

朱由校深思熟虑,谋篇布局,安排让常年在边疆征战的将领出任南方各省守备。

除武将行事果敢,敢于打破常规,能有力敲打江南吝啬成性的勋贵官绅,保障朝廷足额收税,充盈国库。

其次,北疆诸将熟知边塞环境,军饷之艰难,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处理身处江南温柔乡,依然拖欠税收的官绅勋贵,断不会手下留情。

最后,便是北疆军镇善战武将担任江南州府守备,任职期间恰好趁机恢复并提升江南各州府糜烂的武备力量,让大明朝军事力量更为坚实,进而保障内部安稳。

殿内,位高权重的洪承畴、李待问、高弘图、张三谟,职级稍低的常延龄,曹文衡,张有誉等官吏,聆听朱由校临时安排,全在心底悄无声息揣摩圣意。

少顷,这群宦海沉浮数十载的官吏,猜出皇帝安排武将北疆担任江南各州府守备的深意。

皇帝不光有意加强对南京为首的江南各重镇的掌控,更要抓住朝廷税收的脉络,保障朝廷财政财源滚滚。

顿时,南京吏部尚书傅国神色凝重地迈步出列,躬身奏道:“陛下,南京守备一职向来由南京勋贵世袭担任,现今陛下安排贺将军出任南京守备,更计划派遣九边军镇将领奔赴南方各州府担任守备,臣赞同您的举措。

然而,南直隶官绅勋贵在政治上失势,必然引得他们怨声载道,乃至私下对抗朝廷,只怕偷税、欠税、漏税、拖税等乱象愈演愈烈啊。”

朱由校嘴角微扬,露出意味深长的轻笑,他目光如炬扫过傅国。

傅国为官清正廉洁,勤勉政务,治理地方卓有成效,他陆续将其提拔为户部郎中,后又委以南京吏部尚书的重任。

今日,傅国所言不无道理。

不过,若他惧怕江南官绅勋贵搞小动作,当初何须整饬吏治,发展经济,保障朝廷财政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