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秦王宫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嬴政端坐在龙椅之上,脸色阴沉得可怕,那双深邃的眼眸中燃烧着熊熊怒火。前线传来的战报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这位雄心勃勃的帝王心头。
“啪!”嬴政一掌重重拍在龙案上,案上的奏折和竹简哗啦啦作响,仿佛在为他的怒火伴奏。
“混账!简直是混账!”嬴政咬牙切齿,声音低沉而充满威慑,“赵国那帮卑贱的蝼蚁,竟敢在朕的铁蹄下负隅顽抗,还敢袭扰我大秦后方!朕要将他们统统碾碎,让他们知道反抗朕的下场!”
殿下的文武百官噤若寒蝉,无人敢在此时触怒龙颜。他们低着头,屏息静气,生怕一个不慎便招来无妄之灾。
“启奏大王。”终于,有一位老臣鼓起勇气,颤巍巍地出列,“微臣以为,我军此次失利,乃因轻敌冒进所致。赵国虽弱,但军民同仇敌忾,其意志之坚韧,实不可小觑。”
“放肆!”嬴政一声怒喝,吓得老臣浑身一抖,“朕乃天下之主,岂容你等质疑朕的决策!分明是前线将领无能,才让朕蒙此耻辱!”
“大王息怒。”另一位大臣见状连忙劝解,“老臣并非质疑大王英明,只是担心我大秦将士久战疲惫,恐难一鼓作气拿下邯郸。不如暂时收兵,修整备战,待时机成熟再一举破城。”
“够了!”嬴政不耐烦地挥挥手,“朕意已决,即刻调集大军,务必要在年内踏平邯郸,让那些不识时务的赵人尝尝亡国的滋味!”
众臣见嬴政心意已决,只得纷纷领命称是。他们深知这位君王的脾性,一旦决定的事情,便是九头牛也拉不回。
接下来的日子里,咸阳城内一片肃杀之气。粮草辎重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各地驻军也接到了紧急动员的命令。嬴政亲自坐镇宫中,日夜督促着各项准备工作的进行。
然而,就在秦军厉兵秣马、准备发动新一轮进攻之际,一封来自楚国的密信悄然抵达了秦王宫。信中的内容让嬴政勃然大怒——楚国竟然背信弃义,与赵国结成了联盟,意图共同抗秦!
“欺人太甚!真是欺人太甚!”嬴政气得浑身发抖,将手中的密信撕得粉碎,“朕待楚国不薄,他们竟敢在朕背后捅刀子!传令下去,即刻调转兵锋,先灭楚国,再灭赵国!”
一时间,秦军的战略重心骤然转变。原本指向邯郸的大军纷纷调头南下,直扑楚国边境。与此同时,嬴政也派出使节,前往齐国、魏国等地游说结盟,意图以多国之力压服楚国。
楚国闻讯大惊失色。他们本以为趁秦军攻赵之机浑水摸鱼,却不料引来了嬴政的雷霆之怒。楚国君臣紧急磋商后决定,迅速派出使节与赵国议和,以避免腹背受敌的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