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钱生钱的完美闭环

开玩笑,整个大明,有几个人敢在镇国公面前装十三的,除非是活腻了。

这些天以来,他们大致也都知晓,这些女子其实就是当朝镇国公的妻妾,他们就更不敢放肆了。

也难怪,想整合大明的钱庄生意,开拓出一条由上往下的、由朝廷掌控的经济命脉,这事儿一般人真干不了。

只有镇国公。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征募工作进行的还算顺利,那些个前来应聘的举人老爷、秀才们都很恭敬,即使因为最终没被聘用,也不敢多说一个不满。

人的影,树的名。

钱庄生意,背后自然是当朝镇国公本人背书的。

当然,能短时间内征募这么多符合条件的文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土地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

朝廷收回了那些举人老爷土地的同时,也取消了有功名在身之人的诸多特权,这其中就包括田亩免征。

这就意味着即使你中了举人,你也得自己去谋生,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需要靠着功名和土地,就能为富一方做员外。

大家皆为牛马。

柳如是平静的翻看着那些花名册,花名册里不仅有被征募者的姓名、籍贯,还有生平,以及此前的从业经历等等。

认真的翻看过后,柳如是平静的道:

“做的不错,告诉他们,给他们五日的时间准备,五日后来此接受规训。

规训的内容你们几个可都吃透了?”

“回管事话,说不上倒背如流,但确实全都记住了。”吏目很是恭谨的回复。

柳如是所言的册子里,有关于日后规划钱庄的架构以及诸多的规章制度,包括钱庄所要运营的诸多项目等等。

尤其是关于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诸多条目,让客厅内的诸多吏目大开眼界。

原来钱庄生意还能这么玩,储户存钱不用出管理费,还有利息拿。

关键是储户存的钱,可以通过合理的放贷赚取更多的钱,关于风险的把控也有诸多条款。

那个什么存款准备金率,更是闻所未闻,但细细想来,却又逻辑严谨,实现钱生钱的完美闭环。

在场的吏目们,对于册子的撰写者,佩服的五体投地。

有鉴于这些天柳如是等女所展现的才能,这些下属自然的认为那个册子乃是柳如是等人所撰写,因此对她们更显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