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书没有跟李建一起回东都,押着他回去的是望江楼的两位长老和一众弟子,从当年赵玉书被押往长安的那条路走,只是这次李建怕是没那么多朋友来救,而作为东南第一大派,就算有人想救,即使押送队伍没有内景,也没几个人敢打他们的主意。
现在看起来,望江楼本质上还是跟越国公一派的,而他们的封山在楼主被废掉之后也成了一句废话,楼主作为右使能力和眼力都是有的,一旦意识到书院新秀起来了,果断认怂试图避开书院的目光,但架不住老头子不讲武德,没凭没据就硬揍。
“登基?”
赵玉书和兰灵走了另外一条路回东都,这条路很远,不过很新奇。
两人在江宁坐船顺江而下出海,沿着漫长的海岸线一路北上,预计在海州(今连云港)登陆,然后再从陆路西进回东都。
船自然是越国公安排,反正他有钱。
而换了海船之后,赵玉书第一时间拿到了东都传来的消息,李彤要登基了。
“她不早就登基了吗,怎么还来,这玩意儿还能上瘾不成?”
兰灵接过信纸看了看:“她要去长安了。”
东都再好也是陪都,虽然之前也有几代皇帝在东都久住,但长安的首都地位一直没动摇过,登基这种大事,临危受命宣告一下是一回事,克复两京后昭告天下祭祀祖宗又是另一回事了。
而潼关,在长安军和东都军的两面夹击之下终于撑不住被攻破,辽国南院大王耶律让试图伪装成平民逃跑,但被附近村民在一处山洞里发现并捉住,堂堂一国大王以一种可笑的姿态被绑到了西京,作为新皇登基的祭品。
不知道李彤会不会学她祖宗,让耶律让在宴会上跳个舞助兴。
赵玉书有些恶趣味的想,这等让中原汉人津津乐道一千多年的场面真是想想就兴奋。
“信里还说,老杨暂时轻松不了,红莲教不会立即称臣,只会暂时休战,然后一点点缓和关系,同时也要考察一下李彤的治国能力和人品,毕竟大家打了那么多年,老杨现在说不打了,底下人估计得先把他宰了再说。”
兰灵点了点头:“理所当然,现在辽国的威胁仍在,红莲教势力反而更大,对李彤来说,她现在要用更少的资源去对付辽国,这注定是个漫长的工作,唉,那个位置不好坐啊。”
赵玉书非常认同:“回头我写一套君主立宪制的大纲给她,虽然我也就知道个大概,但魏老三他俩肯定能琢磨透。”
其实赵玉书更想写一套更先进的社会体系,比如他所处的时代那套,但这个世界肯定接受不了,至少需要好几代人的潜移默化才行,不然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