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回京

明朝尤其是明末并不是改流最好的时期,因为土司势力尚且强盛,而朝廷力有不逮,所以,明朝改流最好时机便是土官叛乱和绝嗣。

叛乱便可顺势出兵剿杀,名正言顺,也不会引起其他土司的反感。

绝嗣,便是因为大明律法有说,土司绝嗣便不再分封土官,改流官知州顺理成章。

除此以外要改流,朱燮元想的便是逐步削弱土司实力,其中一个重要举措便是分土士官,也就是裂其疆土以分授,给到诸土目以及有功汉人。

这一政策也被清初官员谷应泰称为是“推恩令”之精髓。

分土士官此举虽然在最后仍旧因为水西土司反抗而未能成功,但也在极大程度上削弱了土司,给后面改流奠定了一定基础。

眼下这些土司叛乱的确是给了朱由检改流的机会,但叛得太多,也是个难题。

自山海关回北京这一路上,朱由检的眉头就没有舒展过,脑中想的不是如何治理辽东,便是想着如何平息土司之乱。

洛养性在旁边跟着,觉得皇帝这完全不是凯旋,就跟打了败仗似的。

回到京师的时候已近夏初,晚香玉的香味透过车帘传入鼻中,城门口,朱慈烺领着三品以上朝臣已是恭候多时,他们这一年也是不好过,尤其是朱慈烺。

身为太子的他,不仅忧心父亲在辽东的安全,在政事上也丝毫不敢放松警惕。

不过也是这些不得不担负起来的责任,朱慈烺这一年的进步神速,范复粹既欣慰又是满意,想着等皇帝回来后,定要好好夸一夸太子。

朱由检下了马车,山呼万岁响彻在耳边,他快步上前,亲自将朱慈烺搀扶起身,看着眼眶微红湿润的朱慈烺,突然发现他已是到了自己肩头。

“长高了!”朱由检拍了拍朱慈烺的双臂,“也瘦了点,怎么,父皇不在没好好吃饭?”

一句话,朱慈烺眼中的泪水终于滚落下来,“有好好吃饭,太医说是长个子的原因才显得瘦,儿臣也有同方掌印好好习武,健壮着呢!”

“这便好!”朱由检用指腹抹去朱慈烺泪滴,小声道:“朕的太子监国一年了,还哭,丢不丢人?”

“儿臣思念父皇,不丢人!”朱慈烺说归说,却还是抬手将眼泪抹干净了。

到底还是个十来岁的孩子,朱由检听了这话,心中很是熨帖,笑着抬头看向朱慈烺身后阁臣,以范复粹为首的阁臣们俱是面带笑意,神情也难掩激动得看着自己。

“回宫!”朱由检大手一挥,而后朝朱慈烺招了招手,父子二人登上銮驾。

出兵德胜,太平安定!

出征是要走德胜门,此时自是要从安定门进城,寓意天下安定。

安定门内百姓站在御道旁,见到銮驾入城跪在地上,“万岁”声此起彼伏,不整齐,但能听出百姓声音之中的激动情感。

“这次大胜,把皇太极赶回赫图阿拉,大明定能千秋万代。”朱慈烺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