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帐下虽谋士如云,然而内部却是派系纷争不断,犹如一盘散沙。
其中,本土派和外来派之间的矛盾尤为尖锐,双方明争暗斗,互不相让。
不仅如此,就连本土派内部也是嫌隙丛生,难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以审配、荀谌、逄纪等人为首的一派,与力挺袁谭的郭图、辛评、辛毗等人素来不和。
他们在诸多事务上意见相悖,时常发生激烈争执。而袁谭本人对于审配、荀谌等人更是心怀厌恶,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
一旦袁谭成功继位,那么审配、荀谌这些人在河北恐怕很难再有立足之地,甚至可能会面临性命之忧。
因此,无论是审配还是荀谌,心中都充满了顾虑和担忧。
审配用凶狠的眼神望着远方,斩钉截铁地说道:
“既如此,不如我等遵从主公之命立袁尚公子为冀州之主。”
荀谌听完疑惑地说道:
“可主公临终时并未......”
突然,荀谌似乎想到了什么,有些犹豫不决地看着审配。
二人对视、思索片刻之后,皆默默地点了点头。
当前,邺城的兵权掌握在审配的手中,而大将军印信此时由荀谌和数位袁家宗亲共同执掌。
如此一来,若想假借大将军之名颁布命令,对他们而言可谓是轻而易举之事。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荀谌和审配二人终于达成了共识,并迅速展开了行动。
荀谌先以袁绍的口吻立下袁尚继位的矫令,并加盖大将军印信。
接着,审配调动兵马接管大将军府,当众宣读矫令,尊奉袁尚为河北之主,继承大将军位。
对于心有不甘的袁谭及其支持者,审配在取得袁尚的同意之后,全部幽禁了起来。
最后,审配又修书一封给黎阳的逄纪,让其笼络人心,控制局势,保持前线的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