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也明白曹操的用意,嘴上不住讪笑,拱手道:“主公,属下建议,重赏张辽、高顺二将,其余诸将也皆有封赏,至于中郎将与夏侯惇将军嘛……”
郭嘉脸上露出坏笑,继续道:“主公只需言语鼓励一番即可。”
“哦?”曹操眼皮一抬,含笑问道:“我还以为奉孝你会替楚云打抱不平,怎地非但不为他求封赏,反倒如此无情?”
显然,曹操对郭嘉、楚云二人私交甚笃一事心知肚明,而且早就默许二人深交。
郭嘉笑道:“回禀主公,属下只是将楚云的心思转述给主公罢了。”
“楚云的心思?你怎知楚云不想升官?”
郭嘉笑容更盛:“主公请试想,楚云若是想邀功请赏,就该自己亲笔致书主公,何须假借夏侯将军之手?他有意让夏侯将军致信于主公,不正是在告诉主公,他不求封赏,只求叔侄和睦,心心相印。”
曹操听闻郭嘉之言,长吸一口气,半响道不出一句话来。
他回忆起宛城之战时,自己屡屡让楚云受委屈,楚云却毅然忠心不改与郭嘉合力布置防守,才得以反败为胜,击退张绣。
后来,楚云用数月时间精心经营宛城,本已成效显着,自己一句话罢免了他宛城太守一职,使得他先前的努力与他本人再无干系,楚云依旧毫无怨言地为曹操攘除朝中奸逆。
再然后,楚云以极低的代价智取汝南,曹操自己却不听楚云劝告,将其收复的汝南借予刘备栖身,到头来刘备果真如楚云所,在关键时刻只顾及自身利益,不肯助曹操出兵拦截纪灵大军。
曹操越是回忆,心中就越是惭愧。
楚云为他做得太多,可他给楚云的回报,与之相比实在是太少。
郭嘉看出曹操心事,谈笑风生地安抚道:“主公无须自责,属下曾在私下与中郎将不止一次探讨家国下之大事,中郎将从过一句话。”
“什么话?”曹操总算抬起眼肯开口询问道。
“中郎将封侯非我意,但愿下平。”
这下,曹操眼中流露出前所未有过的震撼之色。
能出这番话的人,具有何等胸怀气魄?
曹操委实不敢想象,楚云竟能出如此气吞山河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