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折返脚步!

从伙计无所谓的态度上就反映出整个曲阳镇人的生活态度。

得过且过,不饿死就行!

原主不过是勉强能识字读书罢了,可他的学堂在附近十几个村都很有名。

因为那是镇里为数不多的几家学堂。

出名归出名,却鲜少有家长愿意花钱把孩子送来读书认字,像是倪家村那样强制让孩子们读书的村子几乎没有。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起倪家村的村长倪义昌。

村长年轻时在国都定和郡当了十几年小厮,学了几个大字,眼界也跟着开阔了不少。

他知晓科考入仕是当下能改换门庭的最好办法。

回到倪家村后就致力于找个教书先生能在村里开设家学堂。

可惜那些年里曲阳镇连个童生都没出现过,哪还会有书生愿意到村里来教书。

原主就是救命稻草,倪义昌恨不得抓着全村孩童都来认上几个字。

开始村民们也不愿意。

特别是那些年纪已过十岁的孩子,在家里能算得上半个劳动力,家长们更是舍不得让人来这浪费时间。

这样的想法一朝一夕很难改变。

后头倪佚的几个兄弟都因识字在县城找到了好活计,大家看到甜头,这才陆陆续续送家里孩子来认字。

倪家除了在家务农服侍父母的长子倪忠才,其他几个兄弟农闲时都去了县城干活。

二哥倪忠厚因为能识字算术被镇上周家酒楼的掌柜看重,后来更是将女儿都嫁于了他。

每年几兄弟打零工赚来的银子,能抵得上全家种地一年的出息。

倪柱和倪瓦受到感染,深知读书能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