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该做的样子还是要做的。
封长空那边被拖延,贻误军机,这是大罪。
不论什么理由,没有及时的赶到这就是罪。
军法就是军法,来不得半点虚假。
郑长生不了解情况,可是王大龙了解啊!
当时他们面对两万多人马的攻击,根本就自顾不暇。
就连王大龙也不得不承认,封长空的决策,在当时是正确的。
虽然现在看来五千火枪手对付两万来人的,没有经过战阵训练的散兵是有点小题大做了。
可当时那种情况换做是谁,心里也是发怵的。
毕竟面对数倍与自己的兵力,没有大规模实践检验的火枪手,谁知道能打出一个什么结局?
万一顶不住对方,战损率大的话,那结果会更惨。
不过还好,开局既结局,虽然中间有个小插曲,可在明军的顽强战斗之下,迅速的扭转了过来。
要不然,也不会有他带队来增援的事情了。
王大龙听郑长生如此说话,他知道封长空,恐怕要倒霉了。
不管什么借口,违抗军令不能准时发动对弥勒教的绞杀,这可够老封喝一壶的啊!
王大龙也是个热血汉子,从京师出发,这一路上他跟不少锦衣三千营的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要不然你以为他能够跟封长空呲牙?
就在战前闹的那一出,就不是绑起来那么简单了,也不会有现在他亲自带队增援郑长生了。
郑长生的脸色阴沉的吓人。
王大龙可以理解此刻郑长生的心情。
身为三军之主,可是令出无应答,这就不说军法的事情了,就单从面子上来说,无异于狠狠的打脸啊!
年轻气盛,又是在大明朝堂上最当红的宠臣,哪里肯吃瘪,受这等的气?
也幸好是郑长生安然无恙,否则的话,那后果是不可想象啊!
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一下也不难猜到郑长生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王大龙看郑长生真动怒了,额头不禁冒出一层的白毛汗。
替封长空急的。
情急之下王大龙恭恭敬敬行了一个军礼。
“郑伯爷息怒,卑职有下情回禀,封大人贻误军机是大罪,可是却是不得不这么做啊!”
郑长生表面是水波不惊的哦了一声,可是他内心之中却欣喜起来……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