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可不是只针对大名和权贵们,普通的百姓也可以用白银兑换宝钞。
用白银兑换宝钞,可以给他们一个很优惠的价格。
相信会有很多人愿意把白银送到宝钞钱庄去兑换的。
这个时候大明的钱币,才是硬通货。
老百姓手里的白银就是低贱的不能在低贱的垃圾品了。
谁让人家盛产这玩意呢。
随便一个大名的势力,就可以控制一座银矿,开采出来的白银数量惊人。
可是他们没有商品,那就需要找大明的商人去购买,但是你以为大明的商人是善男信女吗?
那给他们的价格压的极其低下。
他们吃了不少亏,可是又无可奈何。
但是现在大明官方直接出手,派出常驻时节,统筹经商事宜,那些零散的商人就无从下手了。
还有,官方给他们的兑换价格要丰厚许多。
他们还不是抢破头的找上钱庄去兑换啊?
不过这里面有一个陷阱,郑长生说的很清楚明白。
以前日国人找大明商人兑换的话,大明商人给他们兑换的是铜币。
可是现在郑长生一出手,就把这个漏洞给堵上了。
本来国内的贵金属就缺乏,铜币就不够流通使用的,你在给日国人大量的兑换,那不是雪上加霜吗?
郑长生规定只允许兑换官方的宝钞。
说到底,宝钞就是一张纸而已,这是郑长生给日国人挖的一个坑,埋的一颗震天雷。
就看日国人,老实不老实,如果不老实,就引爆,保管让日国之内大乱。
现在日国竟然敢和北元小朝廷眉来眼去的,还敢裹挟进入大明朝堂的争斗,跟胡惟庸勾搭连环,这他娘的是给脸不要脸啊。
现在也就是郑长生和老朱还没腾出手而已,到时候一旦腾出手,收拾小日本还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这个主意真是高明,老朱心里美,比三伏天喝上一碗冰果子酿都要过瘾。
第二个阶段就是等国内的情况稳定了,弥勒教剿灭后。
就是收拾日国的时候了。
到时候,大明可以组织海船商队,大规模的和日国贸易,当然这个时候也是到了要收获果实的时候了。
相信这个时候,经过数年甚至更多年的贸易,日国的上层人物早已经习惯享受大明的商品了。
你就是不和他们贸易,他们也绝对会打破头的找上门来和你贸易。
这个阶段就是培植势力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个力量相对弱一些加以培植。
大明官方只和他们贸易,让他们在和国内其他势力进行贸易。
等他们尝试到甜头之后,绝对会让他们欲罢不能。
相信经过这两个阶段之后,大明国内再也不用为钱荒着急了。
至于第三个阶段,老朱看的直嘬牙花子。
狠,真他娘的狠,连老朱都感觉有点毛骨悚然。
也不知道郑长生这小子,咋那么痛恨日国人,他竟然想要日本亡国灭种。
额,不过,这还真他娘的合老子的胃口。
开疆拓土,海外殖民,这两句话,让老朱看后怦然心动。
他决定陪着郑长生疯一把,这一把要疯就疯个大的。
还是年轻好啊,他老朱五六十的人了,直接被郑长生的锐意进取的这份奏折,搞得心潮澎湃,仿佛又年轻了几十岁似的。
当年的雄心壮志似乎又回来了。
“来人,记录密档:洪武十五年孟秋,内阁行走、永和伯郑雨浓上奏折一份。如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那么后世之君看到后,也当忠实不二的执行。
否则,不配为咱的子孙后代矣!
此奏折命名为“雨浓奏折”,凡是后继之君当竭尽全力的完成之。”
老朱是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了,他知道字面上的东西说起来容易,可是真正的要执行的话,就没那么顺利了。
他写这个密档留给儿子、乃至孙子的用意就是不想让郑长生的这个绝妙计划,半途而废。
国内的情况现在还不太顺溜,弥勒教作乱,还有打不死的北元小朝廷,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一个鲤鱼打挺翻过身来了。
这个计划绝对要执行,可是想要达到既定目标的话,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老朱躲在皇极殿乐的冒鼻涕泡的同时,郑长生心里紧张的都要晕过去了。
他双手握成拳状,紧紧的抓着,手指甲把手心都抓破流血,竟然浑然不觉。
不光他紧张,整个永和伯府都是一片严阵以待,如临大敌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