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长生所说之言论目前已经不是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了,这恐怕还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不行,得赶紧让皇上知道,这么大的事情要由他来乾纲独断才能行啊。
他下面也不敢在问了,郑家先贤的论述实在是太过于骇人听闻。
刘伯温也大概能够猜想,为何这位郑家的先贤不把这么犀利的思想拿出来了。
这简直就是离经叛道,简直就是为天下所有的读书人不能容忍的。
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熏陶下的统治阶层,怎么会容忍这么一个人来挑战他们的底线?
也幸亏这位郑家的先贤退而著书立说,传之后人。
估计他正是看到了一人之力难以力挽狂澜,所以就根本没有宣扬其思想。
这才是真正的高人隐士啊,他心里是暗暗的敬佩不已。
自己自诩为千年以降的奇才,辅助皇上开一国之功业,可是跟这位郑家的先贤比起来还是功利心作怪啊。
郑长生谈兴正浓,他打算舌战二老,可是突然之间他们不发一言的匆匆告别。
这有点让人不能接受啊,到底是谁征服了谁啊?
有没有被自己的观点所折服?说句话也好啊。
就这么拍拍屁股就走了,人家正在兴头上,这也太尴尬了啊。
不过也无可奈何,只得恭送二位先生。
小七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了:“少爷,吃饭了,是你最喜欢的小凉面。”
额,不说还好,小七一说,郑长生才感觉到原来时间已经到了傍晚了,肚子里咕咕的叫了起来。
六月的天气,已经有那么一点暑气逼人了。
夜色降临的很快。
这个时候吃凉面是最好不过的了,郑家大院在廊檐下的灯笼光芒照耀下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郑长生收起心神,不在去想刚才和两位先生辩论之事,加入到吃面大军中。
老管家李大年一家五口,章欢主仆二人,母亲、小七、大个子、狗蛋和老三每人手里端着一大碗凉面吃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