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3章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大明墨客 谁家郎 1326 字 2022-09-04

从秦皇汉武开始,所有的皇帝唯有他出身微贱,其他的最不济也是个亭长啊,那是国家的公务员,拿着朝廷的俸禄,怎么识得底层老百姓的痛苦。

唯有他最懂民生之艰苦,父母爹娘饿死的时候那种骨瘦如柴的惨状,时时的浮现在他的眼前。

眼泪,滴滴答答的落了下来。

心酸痛苦,郑长生这孩子说的好,为什么老子要遵循前人的路线。

老子是朱元璋,老子要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开天辟地的帝王。

前元留下的烂摊子,净是窟窿。

好像永远都填不不完似的,于其挨个的填窟窿,可是填了窟窿也不知道能维持多久。还不如他娘的通通打碎,重新建一个崭新的大明帝国。

胸中一股豪情壮志在激荡,他都有点不能自已了。

刘伯温和李善长以及中书省的胡惟庸都被朱元璋召集了过来。

胡惟庸是新近崛起的政治明星,因为斗倒了酷吏杨宪,而一举成名。

很是得到朱元璋的重用,这人也会来事儿,多年前就是他出主意干掉小明王才使得老朱名正言顺的登基称帝。

可是老朱登基之后,一直晾着他。

不过这家伙也是个耐得住性子的人,不争不抢,顺意而为,最终老朱还是没能忘了他,给他提拔重用。

现在中书省除了李善长那就数他胡惟庸最是春风得意的了。

也不知道皇上如此火急火燎的把他们召集过来,有何要事商量。

他心里是七上八下的,仔细的在脑海中过了一遍最近下面各省报上来的折子。

也没什么大事啊?可是皇上为何如此的焦虑?

这突然紧急召见,可是在他印象中皇上从来没有过的现象啊。

要不怎么说胡惟庸能得朱元璋的宠爱多年圣眷不衰呢?要不是这货实在是太过分老朱也不至于干掉他。

这就是揣摩圣意啊,就如同和之于乾隆一样。

和都把乾隆揣摩透了,一张嘴就知道主子心里想的是什么。

胡惟庸虽然没有达到和的这一地步,可是也在用心的揣摩。

李善长是跟随朱元璋的老人了,辛苦了大半辈子,不过老朱也算是对的起他了,一个中书省右相国外加一个国公的封号。

也足矣慰他平生了,他也是最了解朱元璋的一个人。

老朱是个什么脾气秉性他心里是门儿清啊,都是一个老家混出来的哥们弟兄,谁还不知道谁是个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