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华府,春安城,乃至邑伊县的景象,实在震撼了太多人。
随着纪彬发往鲁地,发往江南,发往汴京的信陆陆续续被人收到。
在纪彬的倡议下,鲁地焦家,江南徐顾景三家,汴京谢家谭家平家,都开始民间自发缝制冬衣。
江南那边是没棉花,但他们有布料啊。
大批布料陆陆续续送往边域,每一块布料都会找到属于它的棉花,估计会跟焦家的棉花汇合。
汴京这边产棉大户也很多。
特别是这里可是京都,更需要卖好。
之前因为棉花开罪圣人的,此时抢破头要奉献。
各地的捐棉热突然兴起。
这是一种悄无声息的力量,这是一个国家的力量,也是百姓们的力量。
虽然处于旋涡中心的纪彬明白,这事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先是平安了那么多年,忽然传来大败的消息,对战火的恐惧印刻在所有人的心中。
这事传出来,百姓谁都不安稳。
特别是边域的事还不受他们控制,自然惊慌失措。
可如今找个事情做,他们虽然不能打仗,但他们可以捐钱捐物。
有了事做,人心就能稳。
再说,他们是正义之师,是别人辱他们边境,这岂能容忍?!
纪彬号召起来的捐钱捐物,不过是给即将燃起的灶台添把火。
再加上各方势力都想讨好卖乖,响应得自然更加热烈。
但纪彬自己想得明白,却不妨碍别人对他的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