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二开口:“要不然詹明兄你说,你给个价格,我们看看合不合适。”
詹明一听他们开口,就知道他们误会了。
詹明道:“今年的棉花可不止增长了一倍。”
见大家表情好奇,詹明继续道:“在我出发之前,纪彬分析了,今年整个南军国的棉花估计能增长五倍有余,特别是汴京那边的棉花,数量会非常多。”
“所以按照常理,没人干扰的情况下,棉花买到一千二百文到两千文中间,都是合适的。”
纪彬不仅跟邑伊县的棉户们关系好,又跟遍布全国的焦家人关系好,预估天下棉花产量,对他来说并不是难事。
但在纪彬的预估里,肯定有人会恶意抬价。
这句话詹明在心里默念了下,并未说出来,而是换了句:“所以不应该出现奇高的价。”
詹明用的词,都是那种,按照常理,没人干扰,不应该。
倒也不说不会。
其中最敏锐的景二忽然道:“詹明兄,你是说今年的棉价还会有人恶意提高?”
原本还想委婉点,没想到竟然被直接点破。
只能说不愧是大家公子,还历练了一年,果然不同。
詹明刚要夸奖,景二就道:“不是我自己想的,出门前我家长辈也是这么隐晦地说了几句,要不然在你这听到同样的话,我还想不到。”
所以他才会脱口而出。
徐三,顾八也是差不多的表情。
看来各家的长辈都有些信息渠道,知道汴京棉的价格不会低。
唯独的低价,可能就是纪彬詹明这里,所以才会让他们三个稍微出高价也没关系。
估计都做好破财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