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就要损失一百一十五两?
这对多少人来说都是巨款啊。
他们家一个月就要给这么多,那以后呢?看着他就觉得心疼。
纪彬早就算过这笔账,并不迟疑,直接交钱。
小吏都被纪彬的利落惊呆了。
最近刚开始收费,多少人都是磨磨唧唧不肯给,有些十几文钱都要讨价还价,所以进城速度越来越慢,但这人也太爽快了吧。
不愧是榜上有名的富户。
是的,他们这些收出入城费的小吏手中,是有个排行榜的,谁家钱多,那都心里有数。
之前有人把纪彬家刺绣坊跟酿酒坊列出来的时候,他还不信。
现在是真信了。
等等,他家既有酿酒坊,还有个刺绣坊?
眼看门口兵士就要放行,小吏立刻拦住:“不对,你们车后面的箱子里是什么?莫不是私带了货物?想要瞒着我们偷偷进城?”
他指的箱子,自然就是专门放刺绣的箱子。
提到这个之后,后面荆高庄的车队也紧张起来。
对他们来说,此行最重要的就是这个了,若是刺绣可以不用交入城费用,那他们织布坊自然也不用交。
就在荆高庄的人紧张的时候,纪彬笑着道:“里面不过是一些刺绣,按照南军国律例及圣人发下来的文书,农桑一类不收税费。”
说着,纪彬把其中一个刺绣箱子打开,最上面恭敬地放着一块绸缎,这绸缎柔软光滑,一看就是难得的好料子。
绸缎打开,里面则是一封老旧的文书,是永义五年下发,也就是十二年前的文书。
还是纪彬托王知县在县衙文书里找出来,秘密给他的。
这文书是从汴京发出,盖着皇上的玉玺,下发到南军国各地,十二年前很多地方都有张贴,但不认真保存,还真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