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她足够聪明。
年轻时的庆宣帝不似如今这般阴晴不定、喜怒无常,他性子极好,对宫中嫔妃也很是优待,从不苛刻,也从不发怒,甚至没人猜得透他的喜好。
当年的庆宣后也是因为他这副皮相和气质而渐渐心动,可她在宫中待得久了,也渐渐地悟出了什么。
这位看似温柔和善的年轻帝王并不如她想象中的那般无害。
他少时继位,权利由宦臣太后所把控,但不出三年,原本还被宦官握在手里的权利就尽数被他握于掌中,甚至隐隐还和太后生了间隙。
庆宣后将一切看在眼中,并时不时地与父兄传信,渐渐也从父亲的嘴里知道了庆宣帝的另一个模样。
那时的她就隐隐觉得心焦,但又不敢胡乱猜疑,就只在和庆宣帝相处的过程中多加关注,而这一探究,竟真让她发现了什么。
这位看似温柔,甚至对她颇为宠爱的年轻帝王看向自己的眼神中,多数时候是没有半点温度的冷,只有和自己对视时,他才会露出点点笑意。
那时的庆宣后只觉手脚发凉,面对庆宣帝时,也是防备大于欣喜,很快就从爱慕之中脱离出来。
不受情爱所扰的她自然也不会升起争宠的心思,毕竟那时的她有母族、有地位,还有一对聪明可爱的儿女。
可即使如此,她也不曾升起过利用儿子争权的心思。
一是当年的太子太小,二是先皇后绝非等闲之辈。
先皇后长她几岁,待字闺中时,也是盛京之中最有才学的贵女,她出身极高,又有太后相助,在宫中过得如鱼得水,进宫一年,就生下了废太子傅远清。
废太子天资聪颖、骨骼惊奇,不过十岁就已名满盛京,才学武艺皆是上乘,连庆宣后都惊艳于他的聪慧。
这样的太子谁又生的起反叛的心思呢?
便是有,也只会落得草席卷尸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