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出了这档子事儿,皇后哪能没心没肺,于是半夜皇后又把皇帝请回坤宁宫,两口子说了足足半宿话。

早上皇帝从老伙计指挥使那里得到了他那个好岳父的初步口供:岳父岳母夫妻俩这些年的花销大半竟都是“那起子人”支持的。

话说当年逼宫的诸位亲王之中,只有两位异姓王,其余六位都是真宗室,更有一半是皇帝这一支的近亲。

这也是余孽清了一波又一波总有残留的关键原因,因为总有人看在亲戚的份儿上睁一眼闭一眼,又或者正如口供上说的那样,当年许多权贵世家都选择了“骑墙”,现在拿着曾经“骑墙”的证据就足够这些人家不得不捏着鼻子,给“那起子人”提供若干便利。

总体而言,“那起子人”这些年动作都不太大,之前最大的动静就是坑了韩灵依那一回,但说起来也不过是通过太子来了场“小打小闹”。

这次那起子人又看准了机会,准备搞个大的:没错,送到皇后眼前的汤药可不仅仅是对她的孩子不利。

然而成也萧何败萧何,他们选中了太子和皇后母族,因为可以轻易得手,但同时能让他们如此简单就得手的太子和皇后娘家……也让皇帝轻而易举地一掌拍死了。

于是这一次他们又“血本无归”了。

皇帝还在与一众阁老商议,皇帝的心腹大太监已经带人亲自揪出一个藏在坤宁宫好久的嬷嬷,皇后都吃了一惊:她知道自己宫里有钉子,但没想到钉子竟是这个老嬷嬷。这个嬷嬷管着皇后的小药房,这么多年从没出过岔子!

坤宁宫弄出条大鱼,其余宫室包括乾清宫和慈宁宫在内都牵出了若干不干净的“小钉子”,只不过这些“小钉子”多是做粗活的小太监小宫女,连跑腿儿送信儿的活儿都沾不上,大宫女和大太监的面儿更是难见到,就别说接触各宫里的主人了。

“那起子人”收买这些小太监小宫女也非常简单:用银子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