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父暖和过劲儿,便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他和王老爷果然一拍即合。

话说王老爷他闺女今年不满十七,比原主小五岁多。

哪怕夫妻俩连着闺女本人都挺满意这门亲事,但夫妻俩还是想多留女儿几年——富贵人家男女成婚都比较晚,包括皇室在内。

所以谈婚事的时候王老爷就有点矛盾:一方面心里挺情愿,另一方面又不想太积极。因为本朝风俗如此,定下婚事就得走流程,撑死不过一年姑娘就要出嫁。

而尚晖不想耽误人家姑娘,有损人家姑娘声誉的事儿更不能做,于是他昨天便找机会建议周父,起码等乡试过后再提婚事不迟。

周父不知道长子的真实心意,只以为儿子担心齐大非偶,想成家前先立业。周家能发达,靠的就是科举。长子这般心思,周父只会欣慰,并全力支持长子的决定。

今天晚上,周父便是和王老爷边喝酒边商量儿女婚事,互相试探了几句发觉大家不谋而合。

有了个妥当的口头协议,双方又没有交换什么信物,却弄了个双方都很满意。之后两人就是干脆痛痛快快地喝酒胡扯,一直喝到了平素安寝的时候。

尚晖向周父道谢,两人聊了会儿天,周父再次嘱咐要多注意身体,不要本末倒置,便回正房找妻子萧氏去了。

却说尚晖这么用心要考出点名堂,因为“最好考到天下皆知,对自己十多年寒窗苦读有个交代”,可是原主隐藏在心底的“遗愿”之一。

毕竟等恢复了身份,作为燕亲王唯一的嫡子,肯定再无缘科举。

拿个一甲,尚晖还挺有把握,但非要状元不可的话,可有点难度。所以这阵子他的确是在认真温书,到时候考场上好好发挥,给原主个交代。

却说周家目前居住的蔡州府距离京城不过五百里,冬日骑马再怎么走得慢,送信的话三四天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