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礼貌家教撑着,恐怕直接一哄而散了。
意识到气氛不对的黎昭,只能怒力将话题讲得更新颖点、生动点:“我到法兰西的时候,还被歌剧听众们误当成华夏女高音玛丽了,法国大使还给我献花,夸我长得漂亮。”
“我说我不是玛丽,他们还不信,夸我长的好看。”
…谁想听黎昭吹牛皮,反正这些人精大小姐们都不想听。她们只关心,原来法兰西真的有一位华夏女高音,深受当地人民喜欢,频频登上报纸报刊。
可惜黎昭说来说去,总能扯回自己身上。
说她在大街上被追,被要签名拥抱…仿佛这个名气是她自己的一样。
大家都很无奈,直到黎昭提出一个新的建议,她们才总算来精神:“从法兰西回来后,我对歌剧产生极大兴趣,所以回上海后打算在上海卡尔登戏院,筹划一出中文版茶花女。”
这个有意思!
同学们纷纷来了精神。
像歌剧这种新鲜洋玩意,就很吸引年轻学生的兴趣,更何况她们新晋偶像——《巴黎梦》的女主也是唱歌剧的,潜移默化中树立起新标杆。
“我也要参加!”
“我听说三楼音乐教室的法国老师学过歌剧,可以找她帮忙。”
大家兴致勃勃,某些家境一般的小姐却有担忧:“卡尔登不便宜啊,是黎家全权负责吗?”
“…”黎昭笑容不变:“当然啊亲爱的,怎么说我也是黎公馆的大小姐…”
黎昭话刚落下,班长忽然惊呼出声:“天啊,黎家大小姐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