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这个年代没有“内卷”这种说法,不然这些人就能给黎觉予创造新的外号了。
——宝冢歌剧团卷王。
一个大家都作出100分表演,靠受伤来加分的内卷精英。
可惜这个时代没有这个精准形容的名词,大家只能通过大段、大段的批判,形容这种不公平的形象,恨自己没有在舞台上受伤。
可她们没想过,如果是她们受重伤的话,还能将表演坚持下去吗?
黎觉予成功了,但剧团内部对她的挑战还没有结束。
第52章 京阪梦(52) 黎觉予效应进行时(2……
“卖杂志咯, 新一期的青靴又到货了!”
东京的清晨,天还蒙蒙亮,街头上来来往往的全是前往学校和公司的人,听到叫卖声后, 好一些女性都停下步来, 向报刊店要一份《青靴》。
虽然买的是一本杂志, 但购买者明显都冲着同一篇文章, 问:“这期有《京阪梦》吗?”
“有的!”报刊老板为了赚钱,也是做过功课, 连忙回答:“今天的《京阪梦》,女主已经上台表演独唱了。剧情十分精彩,你们猜她是成功了, 还是没成功?”
既然还懂得留一个噱头,吸引顾客购买。
这招虽然直白却出奇好用,听到这话的顾客们,无一不停下脚步,买上一份月刊杂志。
一个小时候,面对后来询问有无《青靴》的顾客,报刊老板摆出两手空空的模样, 说:“卖光啦,全被早高峰上班族和学生们买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