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我们领证了

编剧一直站在旁边看着,一遍一遍的要求卸了重化。

苛刻程度堪称吹毛求疵。

导演助理第三次过来催,化妆师都快哭出来了,但是编剧依然不满意。

许懿辞睁开眼,透过镜子淡淡的看了一眼站在一旁指指点点的编剧,突然开口:“给我。”

化妆师被她突然的开口说懵了:“啊?”

许懿辞:“把眼影刷给我。”

化妆师还没完全反应过来,下意识的把眼影刷递给许懿辞。

许懿辞脑海中回忆着剧本中的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自己给自己上妆。

十分钟后,许懿辞放下眼线笔的时候,编剧直接惊在了原地。

她原本是想着看好戏的,如果许懿辞画得不好,就直接去找导演给她穿小鞋。

但是许懿辞不单单画出来了剧本中要的那种感觉,更是画出了她想要的那种感觉。

怕是原著作者在这里都会给她拍手叫绝吧。

许懿辞起身的时候,看着编剧一脸发绿的表情,什么都没说。

她知道这个剧组里很多人看不上她,因为让她沉默了三年的“128事件”,更因为她乞丐出身。

哪怕拿下影后,在他们眼中也是微不足道。

更何况她还是空降到剧组的,原定的女主并不是她,是一个超一线的顶流影后,因为剧开机前查出了怀孕,所以临时换了女主。

当时导演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拿了国际年度影评节的许懿辞。

毕竟她这三年的这三部剧,都被称为“教科书式演技”。

当时导演组想的是,如果许懿辞真的像前辈们说的那样,那他们绝对是赚了,这部剧播出后,很可能会拿奖。

如果是假的,他们认栽,毕竟是他们的女主先半道走的。

当时岳雯在众多剧本中给许懿辞接了这部剧的原因就是这部剧和《尚述》以及《芙蓉帐暖》风格都差不多,确保许懿辞没有任何准备也能应付得来。

但是当时给的剧本没有今天这个场景,是后来加上的。

这个片段一提出,岳雯便力挽狂澜拒绝,但是没用。

哪怕许懿辞是影后,但毕竟是二线,没人会听岳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