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如何郁闷是一回事,面上却摆出一副负荆请罪的态度,主动找季晴表示想私了了。毕竟为了这几百一千多块钱,真上一趟法院不划算。
他们可都听说了,季晴这次事件闹的很大,杭城甚至包括江省的电台都被惊动。开庭的那一天,光去法院旁听的记者就会有五六个!
他们要是出现在法院现场,在整个杭城乃至于江省出名是肯定的了,只不过这却不是什么好名声。
季晴对于这几个主动求和的小商人和裁缝,态度很是和善。他们道歉并表示会赔偿季晴的损失之后,季晴只让他们交出非法盈利所得,大致数额跟徐涵山打听回来的差不离,就轻轻放过了他们。还很积极的去法院,撤销掉对这几家的诉状。
毕竟她的目的是为了将来求财,顺带再求点名声。可不是为了四处树敌,让自己后半辈子疲于奔命。
事实上要是马建木和王跃国识相点,在徐涵山前几次上门时能翻然悔悟找到季晴,真心实意摆出解决问题的态度,季晴都不会想把事情闹的这么大、这么狠。
她给过马建木和王跃国,不止一次机会了。
诚然,季晴一开始是给他们下了套。但季晴下套的人多了,所有混的不咋滴的爬行服商家,季晴是一视同仁的。怎么就只有马建木和王跃国心动并上当了呢?倘若他们不起贪心、谨守着做人分寸,季晴这么低级的下套方式是不可能套住他们的。
譬如胡光利,他就十动然拒了n次心中的魔鬼,为了避嫌,没有去做任何爬行服相关的生意。像这样的人,可能这辈子都发不了大财,但一般的陷阱也套不住他。
而后面徐涵山一次又一次上门,何尝不是季晴一次又一次的在给他们和解的机会?
没错,季晴确实存心不良,故意让徐涵山摆出一副怂兮兮的姿态,误导人家徐涵山背后的老板是个软弱可欺之人。那也得人家本身是个恶人,喜欢占弱者的便宜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