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放圣旨都是单独一间房,元家有空房子,腾出来不难,元远来到这里,先行叩拜过,取下圣旨和严氏头碰头的凑在一起观看,随着夫妻目光的移动,面上慢慢安宁。
耳边还有甄氏不断的解释着,这门亲事牵动新集甚至省城所有人的心,当时说轰动全省并不为过,自家的人总要先弄个明白,甄氏让元连问父亲这段亲事的始末,最后从尤认那里得到答案,敢情世子定亲以前见过秀姐,就是那个为燕燕决定亲事的人。
元远夫妻明白了:“原来是先见到秀姐了。”他们对女儿容貌颇有信心,元远生得斯文面貌,严氏生得五官秀丽,这对父母本是一对壁人。
“喏喏,大哥大嫂请看,这是世子的好字,这是世子的好词,世子才华也是高的。”甄氏送上自己的帕子,里面扣着粉色书签。
“绮梦?”元远先笑了,仿佛看到一个思念中辗转反侧的人。
严氏还要品味时,元秀奔进来,见到在父母亲手里,这就可以发娇嗔,在甄氏手里的话,就只能尴尬了。
扭一扭身子:“父亲母亲还我吧。”夺也似的拿走,飞也似的走了。
背后,元远夫妻和甄氏笑了起来。
当晚,一家人暖暖和和围坐在桌旁,守着热热烘烘的火锅,听着元老太爷不时的解释,这里面没有元慧、婷姐什么事情,可是小姑娘们从碗沿上抬起的黑亮眼睛里,写满专注。
元秀倒是想避开,可是父母亲回来,她舍不得不陪,她专心致志模样吃菜,给父母亲挟菜。
饭吃到一半,元远夫妻的担心真正抹去,露出欣喜满足的笑容,饭后,又哄着女儿拿出世子所有的书信,大篆、隶书、行书一一的看过来,夫妻收起取笑女儿的心,认真品鉴世子的才学。
“这字好,有笔力见功夫,看来这高门大第的还有人才。”元远这话说的另有意思,和丈夫在任上的严氏听懂,微微一笑。
舍不得离开女儿和女婿的好字,元远去和父亲说话的时候,走的流连,严氏笑他:“早去早回,我和秀姐说话等你。”
夫妻远路回家,父子母女间说说近况这是必然事情,元老太爷泡了一壶好茶等着儿子,见元远进来,指一指道:“这还是沾秀姐光彩,是她嫁妆里的,秀姐说吃的喝的不能存放,这些送我了。”